胡丽丽的自信,无非就是在于高崎没有后代,这是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高崎不是不喜欢王曼曼,他只是基于自己做人的道德标准,不能接纳王曼曼。
她只要表示不介意他接纳王曼曼,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接纳呢?
可接下来,高峰就给她出了一道大难题。
高崎好容易把王曼曼给打发走,看看快到中午,早上又没吃饭,肚子饿的咕咕叫,正准备洗漱了出门,高峰的电话就来了。
“你在哪儿呢,哥?”高峰的语气里,明显透出些兴奋来。
“什么事儿?”高崎依旧是声音平淡。
多年大人物做下来,又有了两世为人的经历,风浪见多了,多少也就有些波澜不惊了。要不然,就王曼曼刚才那个架势,搁在初出茅庐的他身上,没准儿就会缴械投降。
“我有个重要的事儿要和你商量。”高峰的语气里依旧带着兴奋,“你在哪儿,我现在就去找你!”
高崎想想就说:“去咱们家酒楼吧,我让刘总留个小间,有事儿在那里说。”
挂了电话,高崎又给聚香坊大酒楼刘总打了电话,这才下楼,开了自己的车出门。
把车停在酒楼后院里,他先去厨房转一圈。这时候正是上客高峰期,厨房里最忙。最忙的时候,孙立海总是会待在厨房里,看着他的徒弟们。
虽然高崎给了他个副总的职位,他却从来没拿着自己当副总。
“我就是个厨子,厨房里这一套是我本行,别的我也不懂。”
他总是这么说,也确实在这么干。
社会上技校毕业的厨师,他不用,嫌人家给教下道了,再改过来还不如教任嘛不懂的容易。也不让人事部门给他招人,人他得自己选。
他看中的,都是他说的有灵性的,越年轻越好。从小在后厨待着,才能把做菜的精华学了去。
做一个菜品,不是外形好,模样好看就行了,也不是师父教你怎么做,这辈子就一成不变了,你得自己会悟。
同样一个菜,时代不一样,顾客要求和品味就得有变化。怎么变化,你得悟。悟每一种蔬菜和肉类的特性,怎么做,用什么样的火出什么样的味。各种调料,也得自己悟透了,这才算出师。
出师以后,也就算会做菜了,但还远远不够,还得悟。悟透了,你才能发明创造自己的菜式,出自己特色。
剩下的所谓刀工,给你个胡萝卜,让你雕个牡丹花出来,那算雕虫小技,用不着去技校学,自己看两遍就会了。
要是你连这个都看不会,那就说明你一点灵性没有,我还教你干什么,瞎耽误功夫吗?
聚香坊大酒楼的后厨,一水儿的都是他的徒弟,却是各有特色,各有擅长。徒弟们会做的菜式,孙立海也不一定会做。
这在他看来,不丢人,说明他的徒弟们有出息。师父教的只是基本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高崎从后厨的后门进去,果然就看见孙立海端着茶缸子,在一溜切菜案板那里转悠。案板边切菜的这些年轻人,都是没出徒的。
孙立海教徒弟,得从买菜、选菜、摘菜教起,做个一两年,他觉得满意的,才开始上案板跟他学刀工。就他这个教法,一个学徒出徒,最少都得三年,好多第一关就给淘汰了。
可即便这么个严格法,来这里学徒的年轻人依旧趋之若鹜。孙立海的名气在那里摆着,能成为他的徒弟,这辈子就是挣高工资的人上人了。
如今的孙立海,早就不亲手教徒弟了,都是手底下徒弟帮着他带学员。可是能从聚香坊学成出来的,还得算是孙立海的徒弟。
孙立海明白,人家费心劳力,任劳任怨地跑聚香坊来学徒干什么?就冲着他徒弟这个名号啊。只有徒弟出徒了,在外面干,收的徒弟,才算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