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在那里了解命令,那里的格式和例子最为标准,你能从那里看到所有命令的格式,看起来很全面,但同样非常不完善,因为只是根命令比较全,很多决定性的细节并未写出,所以作为玩家的你需要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而自主深入探索那些命令,这将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一旦成功,你将会感受到极度的成功之喜悦。
比如我,在做地图的时候,试图用give命令获得僵尸的头,但每次输入“/givepskull1”都只能获得一个骷髅头。
但“我的世界维基百科”上只写了give&;lt;玩家&;;&;lt;物品名&;;我还只是输入了“数量”的1,而没有去试后面的“数据”。
然后我就试着在“1”后面输入“skeleton”,不行,然后又试着输入“skeleton”把s大写,也不行,试了几次都不行,懊恼的我随便输入了一个数字试试,竟然获得了一个凋零骷髅头!
这下子命令变成了“/givepskull11”,原来“数据”是个数字啊!然后我又把“1”换成了其他的数字,先后获得了僵尸头、人头、爬行者头之类的。
成功的达成了目标!别提多高兴了,这就是成功的喜悦。
在探索命令的过程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一定别灰心,自己多探索一下,多尝试几次,没准就柳暗花明了。
这时的你再看看百度知道上,那些针对同样的问题回答原版做不到,得下载od的一堆网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是因为他们太过依赖“既有信息”,根本没有去尝试。
如图是我的研究基地地图,所有用火把围住的都是成功的尝试。
或许对于厉害的玩家们来说这没什么,但这确是我一次次尝试命令、一次次深入探索的结果,对我来说它们意义重大。
总的来说,《我的世界》不管生存模式还是创造模式,想玩好,一定要享受过程。”
“生存模式很简单的:
先建一座小房子,阶梯式的在里面挖。挖到11层以后,稍微装饰一下,将来在两边可以开工作室。
建筑.jpg
从木门进去再开矿,因为时间不够,可以看到我是拿创造挖的。
推荐空3格挖一条矿道,每条60米,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还有推荐挖够16个钻石后每一条矿道只要挖到钻石就留着,做上记号,等有时运iii再来挖。
然后就要解决的是长期食物问题,当然就是种田首先,先圈一片18x18的地。
实际上是因为1格水可以滋润以他为中心的9x9的土地,这里实际上就是4个9x9的田。我已经标出了间距。自己数数吧。
当然,这一片地空间肯定是不够的,为了省空间可以一层一层往上盖,这里要注意,上面的一层会遮挡下面的一层,所以最好在栅栏上插上火把。推荐种两层小麦,两层马铃薯。
然后就可以开始安心地往里面填充东西,制作装备和工具了……
……
看懂了没,只要有抵御怪物的坚固堡垒,加上饿不死的食物,轻轻松松能苟到天荒地老。”
说起来,《我的世界》确实很像一个编辑器,事实上制作组开发的时候也是按照一个编辑器的模式来开发的,所以在游戏当中的各种指令,其实是策划和测试人员们在进行游戏测试的过程当中为了节省时间,图方便,要求程序给写的一些指令集。
由于我的世界有创造模式,这游戏又不卖数值,游戏寿命跟本身单个游戏模式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在玩家选择创造模式的时候,就把指令集开放给玩家。
一来可以更方便玩家们进行游戏的创造,发挥他们充分的想象力,二来节省了不少开发组的时间和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