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这部戏上映以后,还有去观看的必要吗?”
还别说,就这套揣测,周浩敢保证与原剧本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重合率。
听上去很厉害吧?
仅通过简介和预告片,周浩就猜出了百分之五十的电影内容。
可实际上呢?
人贵有自知之明!
在接触过江文、宁武等人后,周浩不是那个年轻的少年,咳咳,他长大了!
如果让江文他们来猜,接着周浩的话题和脑洞,极有可能把剧情推测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相差的百分之二十,是因为周浩与他们经验上的差距。
“如果脱皮去骨的把《失控npc》内核挑出来,添加上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从而写出自己的剧本,会怎么样呢?”
想到这里,周浩忍不住又想起了半年前,他接触张谋导演,以及《悬崖》剧组的事情。
借《悬崖》剧本的构思,周浩进行二度创造,从而拍出了《潜伏》这部被大众奉为经典的影视剧。
他这算是碰瓷吗?
要不要再碰一次?
这玩意儿有点上瘾啊!
仔细想想,他所有作品的构思和初期创造,似乎都是从别人身上借鉴(碰瓷)来的。
《忠良》就不用多提了,原剧本不是他写的,后来改剧本的时候,他也只是提了个构思。
第二部作品《金钱游戏》,借鉴于大逃杀游戏,内容方面脱胎自浩清园孩子们平日里经常玩的几款互动游戏。
第三部《光荣》,这个更别提了,剧本源自于一本日记,这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接下来的《潜伏》,起源于《悬崖》,张谋导演默默举起了大拇指。
至于目前大火的《灵魂行舟》,脱胎自文艺水的初期创造剧本,镜头拍摄方面还借鉴了《华恐》。
清一水的二次创作,搞得他都快碰上瘾了!
为什么说他是碰瓷,不是抄袭呢?
这里面说法可大了!
抄袭,一般来说都是损人利己,可是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即便损害了被抄袭一方的利益,对方也有基础的利润可以拿到手。
而碰瓷就不一样了,碰了你就得掏钱,别想着自己还能赚多少,只要赔的不算太多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张谋、文艺水等人的先例在前,周浩完全做到了,别人没有任何收益,甚至利益受损,而他自己则是碰得盆满锅满,大获丰收!
这要是还被称作抄袭,对于那些抄袭者而言,入行的门槛实在太高了......
碰瓷的种类大体分为三类,有的是文碰,有的是武碰,还有的是瞎几把乱碰!
路边那种见到人或是车就上去碰的,不用多想,肯定属于瞎几把乱碰!
真有一天被车碾过去压死了,那也活该倒霉,没人会去扶一把。
而文碰和武碰可就不一样了,文碰需要足够丰富的知识积累,首先得分清楚什么人能碰,什么人不能碰,碰的时候还需要添加一些小技巧,比方说提前准备好医院的骨折证明,或者给自己嘴角抹点鸡血之类的。
要让事主不知不觉陷入被碰瓷的陷阱之中,心甘情愿的把钱交出来。
而且还不能让事主产生积怨心理,方便之后碰瓷带来的连锁反应,分期碰、期期掏钱。
说白了就是,我碰了你,你不知道,心甘情愿的给我掏钱,而且还要分期付款,不能一次性结清。
技术含量比较高,对于智商的考验难度也高,常人一般都做不到。
而武碰就比较直接,适用于年纪大的长者,什么小区广场之类的人流聚集地,提前踩点布防,和附近人群提前打下友好的交谈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