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官对表。
对表无误后,沈墨陆续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
沈墨的打法简单粗暴,先用火炮猛轰敌人阵地,打掉他们大部分的火力点。
然后再用重机枪和轻机枪压制残余的火力点,狙击手则见缝插针,对付敌人的重机枪和轻机枪。
等到大部分的火力点被清除后,战防炮则开始重点轰击城门。
等到城门崩塌之后,炮兵则继续向着城门发射烟雾弹,掩护突击队攻入城门,其他单位进行掩护。
等到突击队攻上城墙,控制了整个西门之后,晋城保安团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八路军骑兵团的表演时刻了。
就在城头上的日伪军警察还在讨论城下这支军队的身份番号时,突然从远处传来一阵连续不断的嗵嗵嗵的闷响声。
那些根本没上过战场的警察们还一脸茫然的时候,一个伪军连长忽然反应过来,大叫一声:”迫击炮!”
大喊的同时急忙趴在了地上,两只手撑在了身子下面,没有贴实地面。
这是有经验的老兵防炮的经验,这样能够减少被炮弹碎片直接扫中的概率,而且还能避免被炮弹的爆炸震伤内脏。
但是大部分的伪军和警察还比较茫然,根本没来得及反应。
一枚枚炮弹划过天空,以抛物线的形状呼啸着向着城头落下。
二十门60mm的迫击炮顿时将城头上炸成一片火海,伴随着连绵不断地爆炸声,弹片横飞,城头上顿时被扫到一片,尸横遍地,惨嚎四起。
之前在新一团的攻击的时候,沈墨在后方一直用望远镜观察,炮连连长也一直在用炮队镜观察,对敌人的火力点分布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
这次炮击主要的目的就是清除敌人的火力点。
一挺重机枪被爆炸气浪直接掀翻在地,砸在了旁边的鬼子兵身上。
歪把子轻机枪被炸成了两截,枪击飞上了半空。
一门掷弹筒在空中翻滚,击碎了一名伪军的半边脸。
鬼子的火炮想要反击,但是刚刚发射后就会立刻招来一阵报复的炮弹。
晋城保安团的炮弹就跟不要钱是似得不断向着城头砸下,城下的人几乎都看不清城头的情景,只能看到一蓬蓬的火光,听到一声声的爆炸声。
丁伟和新一团的战士们都看呆了,一个个脸上表情既羡慕又激动。
羡慕自然是因为八路军太穷了,根本没办法这样不计代价地炮击。
激动自然是因为这些炮弹是落在了敌人头上,有了这样的攻势,攻克吴州成大有希望。
丁伟看着城头上敌人的惨状,喃喃自语道:“什么时候咱也能这么不管不顾地开炮啊!”
因为穷,因为落后,因为吃了无数次的大亏,所以火力不足恐惧症一直伴随着人民军队。
沈墨给炮连下达的命令是打完一个基数的炮弹后再停。
不同的武器,一个基数代表的弹药数各不相同。
为了后勤管理更加方便,部队里都用基数来代表弹药的数量。
当然,不同国家的军队里对于基数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在晋城保安团,沈墨已经确定了统一的标准。
7.62毫米手枪:40发;
7.62毫米冲锋枪:300发;
7.62毫米班用机枪:1000发;
60毫米迫击炮:60发;
88毫米加农炮:120发;
155毫米榴弹炮:80发
……
虽然有些装备现在还没有装备,但是标准却已经制定了出来。
这样部队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会变得更加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