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沮授面色幽幽道:“长史曾有令,事不可为时,以保全主公安危为先。所以,某要你明日大战起时,护送主公撤离此城。”
“遵命!”
徐晃下意识一抱拳应道,随后便品出了沮授话中不对劲的地方,皱眉道:“军师,若主公不愿撤退,末将又该如何行事?”
沮授看着徐晃,眼中满是坚决之色:“那就将主公打晕,抬着撤离此城。”
这句话顿时把徐晃吓得浑身一颤,连连摆手道:“军师,末将万万不敢行此事,若是主公醒来后怪罪,末将……”
“徐公明!”
见徐晃不断推诿,一脸的惶恐,沮授当即一瞪眼,加大了声音喝道。
闻听这声巨喝,徐晃终于冷静了下来,最终满脸歉意道:“军师,末将……”
“公明将军,主公乃百代未见之明主,胸中装着天下苍生,自是不愿意舍百姓而去。”沮授满脸认真道,“但我等身为臣下,却不需要爲這些操心。如今我等所虑者,自然以主公安危爲先,公明将军以为如何?
若是事后主公怪罪问责,自有长史与某替你担着。”
沮授明白以自己的威望,尚不足以使徐晃信服,便拉上了林朝一起背锅。
闻言,徐晃面色一阵挣扎,思虑良久后,最终才下定决心。
“也罢!军师所言,正是为臣之道,末将岂有不从之理。若事后主公怪罪,末将听凭处置便是,也算求个无愧于心。”
徐晃不是文臣,职责除了领兵打仗之外,便是听命行事。关于思考大局和劝谏这种事,不该也不能由他来做。
事后刘备很可能不会怪罪沮授,但对于不尊军令的徐晃,惩罚和冷落应该是免不了的。
不能如臂指使的兵刃,任谁也不会喜欢。
所以沮授完全能理解徐晃之前的犹豫和挣扎,也明白徐晃是抱着怎么样的心态才答应的自己。
“将军高义,请受某一拜!”
沮授正了正衣冠,极为郑重地衝徐晃一礼到底。
……
夜幕很快降临。
曹袁联军营盘内一片灯火通明,今日虽然没能拿下临沂,但战果也是显著的。
袁绍下令大宴全军,借此激励士气,明日便一鼓作气,拿下临沂!
可在营盘十里之外,一支万人的兵马正举着火把趁夜行军。
而这支兵马的最前方,一位青年将领身着银袍银甲,胯下一匹白马,正是从渤海郡回援的赵云!
正当赵云率军行进间,忽然有一名探骑来报。
“将军,前方十里有一处巨大的营盘,看上去应该是敌军之所在!”
闻言,赵云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好,紧赶慢赶,终于还是赶上了,幸得临沂未被攻破,不然某何颜面对监军!”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