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两百壹拾贰章 人类世界的枷锁 无形有质(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一阵子。

老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启迪其本能,唤醒其意志,要比无限地给予更加重要。

其二,自然便是结识了袁可立,并且帮他调理了身子,还帮助他克服了心理障碍,取消了辞官归隐的念头,乃至忧愤而终的历史结局,都必然得到改变。

也让有着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雏形的登莱军,找到了明确的目标,并且以正确的方式,正朝着那个康庄大道大踏步地前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重真坚信,在袁可立的统御之下,在张盘等一众山东好汉的努力之下,登莱军的成长,定当一日千里,其蜕变也是就在当下。

被袁可立收为徒弟,并且由其赐字“斯民”,那更是意外之喜了。

而且不仅自己,周吉、金福麟这些伙伴也都受其恩典,便连吴三桂,以及袁七、祖宽、马宝、赵大同,这些巡抚或者高等武将的家丁,都没有例外。

这又是一份十分微妙的改变,让这些自卑少年的内心,种下了质变的因缘。

只要继续善加引导,便迟早会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那一天。

来到关宁加入关宁军后的第二个年,照例是在军营之中过的。

在袁崇焕的用心主持之下,这个年过得比上一个年更加简朴,也更加隆重。

虽然物质水平仍旧较低,但好歹不用被一碗迟到的腊八粥,便骗得热泪盈眶了,并且精神享受也提高了好几个层次。

历经过宁远之战并且豪取大捷的关宁将士们,无疑都变得更加精神饱满了。

天启七年,便在这种氛围之中,开启了崭新的序幕。

有感于此,重真暗叹,这或许就是袁崇焕的高明之处吧。

为了聚拢军心,他连老家都没有回。

而是在巡视关宁锦防线中每一座城池,每一个堡垒的过程之中,或鼓励打气,或讲些笑话或者荤段子,以抚慰将士们略显躁动的心。

并且,坚持与基层将士们同吃同住,充实忙碌而且艰苦地渡过了这个年关。

此举,让挤在这条狭长走廊之上挣扎求存的关宁人。

无论是负责守土的将士,还是专司屯田的军民,都感动肺腑,也将守住关宁的决心,深深地烙印在心底。

天启对此很满意,便连虎视眈眈盯着袁崇焕,最擅鸡蛋里挑骨头的阉派人士,也找不出任何毛病来。

毕竟天地君亲师,所谓忠孝忠孝,当忠孝不能两全之时,为君尽忠,便理所当然地排在了为亲尽孝的前边。

除非袁崇焕的老母亲去世,封建官僚制度才会充分发挥它的高明之处,让官员回家“丁忧”,以诠孝心。

期满之后,再回来继续为维护封建统治发光发热。

人都是爹生的妈养的,这一点便连主动让自己失去生育能力的自宫权阉都不能例外。

故而苛刻残忍如他,也不敢生出让袁崇焕非正常回家“丁忧”的想法来。

唯独让重真不满的是,袁崇焕巡营便巡营,却偏偏要带着自己,搞得好像自己堂堂一介守备,便如他的跟班儿亲信一样。

拜托,兄弟俺也很忙的好不。

老酒要酿制,白酒要蒸馏。

祖大寿满桂那些个老酒鬼,总觉得那些破落军户酿出来的老酒非但不够卫生,还极有可能掺着水。

否则怎么会一喝就上头,并且于醉酒之后头疼欲裂呢?

于是,便非重真亲酿的不喝,袁崇焕这个挑剔的斯文人,就更加不用说了。

太极要练,魔鬼训练要继续。

身为数万关宁军的武术总教头,以及战场搏杀技巧的总指导,既然归队了,那便想偷一天懒都不成。

黄重真每天从清晨开始,便充实而又忙碌着直到傍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