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跟万历皇帝从头到尾说了一下最近的京师天象事件。
当万历皇帝听到御史言官们居然把矛头对准了内阁时,万历皇帝居然没良心的笑了起来。
而且,还心情大好的多喝了一瓶气泡水。
“没想到内阁的阁臣们,也有体会朕当初痛苦的一天。”
万历皇帝先是风凉话了一句,然后接着问道:“你准备怎么办?”
朱常洛并不打算直接告诉万历皇帝自己的想法。
因为有些话说多了并不好,哪怕是至亲之人也不行。
朱常洛道:“儿臣还没想好。”
万历皇帝一听朱常洛这么回答,他顿了一下,然后又感叹道:“也是,这帮御史言官跟疯狗一样,逮谁咬谁。你如果真的想不出什么法子来处理时,那就静静的看着也好。”
万历皇帝一开口就是老咸鱼了。怪不得他能坚持怠政几十年,原来他早就领悟了摆烂的精髓。
朱常洛嗯了一声,然后继续陪着万历皇帝聊着闲天。
而万历皇帝这边最常说的话题就是,“朕的内帑现在存了多少银子。”
这字里行间充满了自豪和炫耀,好像这些银子都是万历皇帝自己凭本事挣来的一样。
朱常洛听着万历皇帝存钱的丰功伟绩,他内心也是无比感叹。
到底是什么样的童年经历和心理路程,竟然让一个皇帝对存钱的执念到了如此地步?
虽然,朱常洛也觉得万历皇帝爱财的这件事情,有点不符皇帝至高无上,富有四海的身份。
但是,一想到在原来历史时空中,就是因为万历皇帝的内帑存银三千万,才给了大明最后一次喘息的机会时。朱常洛就觉得万历皇帝其实做的也挺好的。
毕竟,万历皇帝驾崩后没多久,拿着一个月皇帝体验卡的泰昌帝骤然而崩之后,随即上位的木匠小皇帝和他的首辅大臣叶向高都在夸万历皇帝存钱的事迹。
叶向高在万历朝干了七年的独相,而后又在天启朝重为首辅之后,就在天启皇帝上了第一份奏疏中这样写:
“我以前总是怀疑,皇帝富有四海,但为什么皇祖要这样刻意地收敛天下之财呢?现在东虏发难,封疆突坏,举国之财不能继辽饷,不得不时时请发内帑,我才忽然明白了皇祖的深谋远虑。”
可惜,行将就木的大明却再也没有抓住这次机会,朝野上下还在疯狂的党争!
这般剧烈而又没有结果的党争,只能无限的消耗着大明最后的潜力。
最后,这个由汉人开创的辉煌王朝,还是以自由落体般的速度,在万历皇帝驾崩后的二十多年后就国祚终结,饮恨而亡了。
说到叶向高,朱常洛也头疼无比。
叶向高在万历二十五年的时候,被万历皇帝任命为了朱常洛的侍讲官,专门给朱常洛讲对句,书法和字意。朱常洛对这位来自福建的侍读先生也还算客气。
但是,有一点让朱常洛很不喜欢,那就是叶向高太书生气了。都三十大几的人了还偏听偏信,没有一点主张,这让朱常洛不喜。
叶向高仅凭着自己的那点偏听偏信来的信息,就对万历皇帝征收矿税的事情大发厥词,动不动就要上疏激烈的反对矿税,认为矿税是与民争利,强烈要求朱常洛废止矿税。
而朱常洛也懒得跟他计较这些事情,直接用以子不改父政的理由,回绝了他。
毕竟,有些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通的,必须要让他切身感受一下,才能让他明白矿税的重要性。
说到这里,朱常洛又咬牙切齿的想起那些,让他恨的牙根疼的地方大户们了。
这些大户们仗着自己是地方上的舆论领袖,一点都不老实,动不动就煽动着当地百姓围堵矿使,处处都想刺激矿税动手杀人,从而扰乱视听,从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