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下,还轮不到他这个户部尚书。
之所以速速与江有汜通气儿,乃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幼女也在崇明馆念书之故。
抱有这般想法的,不止汤崇俭一人,崇明馆的生死存亡,关乎到他们每一个人。
谁都清楚,沈万九之流领着几十号人“大张旗鼓”的退学,无异于打陛下脸面。当初,崇明馆面向全京城招生时,一再强调,不分贵贱、贫富,但凡愿意入学,且买得起文房四宝者,一律可入学读书,只不过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这才过去几月?陛下的明令已形同虚设。
但话说回来,他们又不能说是沈万九等商贾的错,毕竟,受欺辱的孩子是他们的,被烧的店铺也是他们的,他们出于自保而集体提出退学,也情有可原。
要说真的有错,还不是那起枉顾圣言教诲的小人!
在其位不谋齐政,只会以权势压人,于国无功,于家无教,简直对不起那份君禄!
众臣都在心中嘀咕,叫骂,却无一出列。就连众人殷切期盼的殷御史都不曾。
众臣又忍不住腓腹,果然高处不胜寒呐,殷其雷自打做了安定侯,再也不似从前那个逢事便冲锋陷阵的鹰眼御史大夫了。
通政司通政使廖思行左等右等,不见有人出列,便摸了摸美人须,慢悠悠走了出去。
“启奏陛下,既然左右不通,那就把崇明馆关闭得了。”
话刚出,便遭满朝文武反对。
大家纷纷道:“说的什么话!好端端的崇明馆,教书育人,净化风气,凭什么关闭?”
“就是就是,花了那么大一笔银子,好不容易建成,老师有了,学生有了,还没出什么成绩呢就要关闭,这,这不白折腾了嘛!”
廖思行捏了捏美人须,睥睨左右:“怪哉,当初,崇明馆尚未修建时,众位大人可反对的厉害呢。”
文物群臣被讽,不由老脸一红,也就那么一瞬,羞愧之色稍纵即逝。
笑话,他们在这朝堂之上少说也站了十几年,多了站了几十年,丢人的事儿多了去,还怕一句讽刺?
有人直言,此一时彼一时,做事当朝前看,身为朝廷命官,翻旧账有什么意义?
廖思行被反讽一把,眼里笑意更浓。
又提出一议:“不如,把崇明馆一分为二,世家官宦之女单处一院,商贾之女单处一院,如此,既避去诸多矛盾,那些商贾也不会再闹腾,一举两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