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渺小。”
“但一点一滴的知识,堆积成真理高塔,却比星辰还要伟大!”
“而这,或许就是上古大能力量的源泉之一。”
回过神来,将功法典籍收入储物戒,刘玉感慨良多。
遥想一些上古修士的伟大成就,即使已经是金丹修士,他也常常为自己的浅薄无知,感觉到一些羞耻。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修仙”又被称之为“修真”。
何为“修真”?
不仅仅是“去伪存真”,那太过片面与狭窄,更是“真理真知”。
修仙之道既唯心也不唯心,更离不开物质资源的基础。
不存在突然领悟一个道理,然后境界便接连突破。
需要领悟的道理,也不是善与恶亦或者光明与黑暗,更不是人情世故。
而是一直存在天地间的大道真理。
光理解知识、领悟真理还不行,还得有一定的境界基础。
比如说必须要炼虚期以上,才能够参悟“银篆文”,大乘期的近仙存在,方才有资格参悟“金篆文”。
境界不够、生命本质不够高,强行去参悟的后果,就只有死路一条!
故而几乎不可能存在,低境界生灵忽然领悟某些规则,然后一飞冲天的情况发生。
肉体凡胎,无法承载规则的浩大,就如那一句——不可直视神!
不过自从上古大战后,此方世界的前沿修仙知识,便几乎没有大的进展。
后来者,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精细化的运用。
准确来说,是沿着前人探索出来的道路行走。
而随着整个修仙界灵气的衰退,各类珍稀资源愈发稀少,每个修士都要千方百计获得各类资源,愈发凸显资源的重要性。
久而久之,“修真”这个概念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修仙”。
不过真修、真人、真君等称呼,倒是从上古一直延续到了如今。
或许,这也是如今与上古,传承从未中断的标志之一吧。
“上古啊。”
刘玉感慨着,手指往储物戒上一摸,取出一本厚厚的黑皮书籍。
此书颇为古旧,封面并没有字迹。
正是让他收获不浅的《魔修要略》!
这本书,可以说真正让他认识到了修仙界的真实,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其中的一些套路,让刘玉收获匪浅,至今都时时拿出来翻看。
不过以如今的眼光来看,终究还是有所局限。
毕竟时过境迁,曾经的新套路,在如今已经变成了旧套路,许多修士已然熟知。
如果完全照搬,可能会吃大亏。
毕竟写下此书的金丹老魔,也不过是金丹境界,而且也过去了那么多年。
“哗啦”
大厅中,响起书页翻动的声音。
刘玉再一次翻看《魔修要略》,从开头读到结尾,不时对其中的一些论述暗暗点头,眼中闪过思索之色。
对于一些过时的套路,也不时微微摇头。
这一次,仅仅花费一个时辰,他便将整本都翻阅了一遍。
“终究时过境迁,这本书的一些套路,也是时候更新了。”
刘玉轻轻一叹,将《魔修要略》上的一些褶皱,轻轻抚平。
随后取出笔墨稍稍思索,便在其上增加一些修改和备注,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新。
对于如何选定目标、如何杀人夺宝、如何处理赃物,《魔修要略》上都有详细的论述,甚至还写下了许多例子。
刘玉虽然没有一一试过,但如今贵为元阳宗的金丹长老,不需要尝试也能知道,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