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吹口哨而已。 码头附近有紧邻的客栈和酒馆,还有成排搭好的凉棚,摆着方桌条凳。 零零散散坐着些等待开船的客人,有喝酒的,有喝茶的,也有吃饭的。 风沙找临水的馆子,挨着窗边坐了,窗外几个歇脚的搬夫,喝酒聊。 一个个兴高采烈,眉飞色舞,七嘴八舌,得是火神淀之变。 这已经是半年前的事了。 萌古公主如今和镜子结成玩伴,太宁王妃都学会伺候人了。 可是听人家在那儿活灵活现地讲来,好像昨才发生的一样。 当真绘声绘色,历历在目。 民间的消息通常来自商贾。 商贾押着货从北地来岳州,这一趟跑下来,差不多半年时间。 江湖人消息灵通些,也得两三个月。 现在这个时候,是应该传到民间了。 不过,知道,并不意味着广为流传。 关心柴米油盐的人远比关心契丹的人多得多。 对于寻常百姓来,日常行止,不过一坊之地,万里之外,与我何干? 所以,也就是些消息相对灵通的挑夫,喝零酒,闲聊之。 聊得还都不是什么正经事,他们显然对香艳野话更加感兴趣。 提到最多居然是萌古公主和太宁王妃二女。 所言之语,大多荒诞不经,全是奇谈怪论。 除了“契丹公主”和“契丹王妃”不算错,几乎没对的地方。 尤其言辞露骨,充斥俚语污言,不乏怪笑连连。 张星雨和夜娆相顾红脸,风沙则听得暗暗摇头。 关于太宁王妃的下场,人家虽是乱,跟现实倒也差不多。 萧燕给太宁王妃重新起了个名字,译成汉话是母狗的意思。 问才知道,太宁王妃本姓箫,跟萧思一家的。 据萧思速完透露,太宁王妃和萧燕自幼交好,好得跟亲姐妹似的。 结果为了萧思,太宁王妃竟给萧燕下药,时间在火神淀之变之前。 亏得手下营救及时,不然萧燕就跟萧思提前完婚了。 风沙从中品出点别的味道。 他越来越觉得是萧思暗中谋划,居中串联,甚至撺掇五王造反。 太宁王之所以会对萧燕深信不疑,恐怕是源于萧思和太宁王妃。 萧燕这个蛮妞显然觉得好姐妹背叛了她,所以没留一点情面。 先把人家丈夫骗出来割肉碎杀,然后又把人送到他这里当奴婢。 还要起个下贱的名字糟蹋人家。 不过,风沙觉得音译的名字念起来太拗口,叫母狗又不好听。 加上喜欢狸猫,于是取狸奴谐音叫丽奴,听起来又像鸟儿了。 好歹是王妃,下场的确惨兮兮,没比那些挑夫臆想的强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