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郑经在跟老道又一次长夜畅谈时,郑书笙那边也开始付诸行动了。
其实机会并不是她主动得来,而是由德王妃创造的。
说起来德王妃也是有点郁闷。
她带着众人来天静宫拜祭,主角理应是她,可一连两个晚上,都被郑经给抢了风头,头一晚还好,哪怕诸糅真人拉着他论道,但起码还给了德王妃旁听半场的机会,可到了第二天晚上,竟然连旁听的机会都不给了。
过分!
他们到底在聊什么?
郁闷之余,德王妃更是对这一问题极为好奇。
要知道,论道这种事,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刻意驱离旁人的,甚至于很多有名的论道,直接是公开进行,而昨晚的那场论道,论到一半,诸糅真人却委婉地把他们给请离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接下来要论的话题一定极为敏感。
若不是道家一向奉行出世之道,绝不轻易涉足朝局,也若不是诸糅真人跟郑浪之是首次谋面,德王妃简直怀疑他们是在密谋造反。
而更为奇怪的是,在昨晚论道之后,诸糅真人又意味深长地跟她说,她跟郑浪之同行,是一种缘,让她珍惜,必有承负。
这么说,会不会弄反了?
她可是大夏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德王府的德王妃,而郑浪之只不过是一陷入困局之中,依靠她才脱险的普通士子啊!
若是诸糅真人没搞错,那这又是在暗示着什么?
然后就到了今晚。
正常来说,昨晚诸糅真人对她一家人尽了地主之谊,而今天又为她一家祈福,今晚理应是她回请,可诸糅真人却偏偏又委婉地拒绝了她,又跟郑浪之凑到了一起。
有什么话题会比赴德王府的宴请会更重要?
德王妃确实是百思不得其解。
作为德王府的实际打理者,她的心思肯定是比很多人都要细腻,因此从这一连串反常中,她敏感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让她很想把这一问题给弄清楚。
只不过这个问题,诸糅真人那里惜字如金,郑经那里也不方便问,于是乎,她只能把主意打到了郑书笙头上。
毕竟郑书笙才是对郑浪之最为熟悉之人。
郑书笙就这样获得了跟德王妃共进晚餐的机会,同在的还有陈蒨文、陈蒨武和徐玄机。
“郑家小姐,你应该对郑公子很了解对吗?”
德王妃就这么开启了话题。
话题是从重新认识郑经开始的。
毕竟在豫州时,郑经只是显露了其在诗词歌赋方面的才华,而她对郑经的了解,只是从颜月月那里听过少许。
可到了旅途中,她却又发现,郑经不仅在诗词歌赋方面了得,在经义方面的理解也非同一般。
到了天静宫这里后,她则更是发现,连诸糅真人都对其道行推崇备至。
这给她的冲击,绝对是节节攀升。
那么他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德王妃觉得,自己有必要再重新了解一番郑经了,于是她把突破口选择在了郑书笙这里。
考验郑书笙的时刻也到了。
换做是在之前,已因为出逃而迷失了自我的她,一旦碰上别人问起这样的问题,十有八九只会被动地应对,而现在,因对未来有了新的目标而又找回了灵魂,德王妃一开口,她便警醒了起来。
过去那个聪明伶俐有主见的她又回来了。
“嗯,很早就认识了。”
她先警醒地回应着。
德王妃又问道:“那他在荥阳时是什么样子的?郑氏又怎么舍得放他离开呢?”
一个不怎么合乎逻辑的疑点被她问了出来。
按照颜月月的说法,郑经是有心脱离郑氏的控制,才决定游学天下的,然后在离开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