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73章 四世袁家的自信(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三国之西凉兵王

皇帝刘宏太过胡来,自中平元年之后,能顺利担任一年半年的三公都是极为不易,可即便如此,袁隗也极为自信,自信只要袁家能够掌控一切,就一定能够压得住骤然崛起的董卓、董虎叔侄。

袁家第一代当家人是袁安,历经汉明帝、章帝、和帝三代帝王,先后担任河南尹、太仆、司空、司徒,以刚正严明著称,和帝刘肇登基,窦太后垂帘听政,车骑将军窦宪欲要领兵北击匈奴,司徒袁安、司空任隗、太尉宋由以及朝中九卿皆反对,袁安仅摘掉官帽与太后力争就有十余次,尽管最后还是没能阻止窦宪讨伐匈奴,之后窦宪四次北击匈奴,迫使着北匈奴不得不西迁……

自大汉朝立国时就与匈奴人干仗,匈奴分裂成了南北匈奴后,北匈奴也还是时不时南下侵汉,自汉章帝时就有北伐匈奴人的廷议,而袁安也是极力反对的一员,按理说,匈奴人每每侵汉,只有一方彻底倒下,这场战争才会停止,经过汉章帝在位时的十年休养生息,北伐匈奴也算不得什么,但有三个事实不可忽视。

其一是匈奴分裂成了南北匈奴后,匈奴人已经在走下坡路,一旦干掉了北匈奴,草原必然会有另外一个强大草原势力取而代之,取而代之的是哪一方?南匈奴?鲜卑人?对于大汉朝来说,北匈奴、南匈奴、鲜卑人三方混战且实力相当才是最为有利的事情,正如董虎所领的董部义从、美稷单于庭、弹汗山鲜卑三方相互厮杀,且谁也干不掉谁时,对于大汉朝来说才是最为有利,哪一方势强就打压哪一方,哪一方势弱就支持哪一方,只有彼此混战消耗实力才最为符合大汉朝的利益,正如窦宪四次北伐匈奴,打残了北匈奴,迫使着北匈奴西迁,也造就了另一个强大的鲜卑草原霸主。

其二是大汉朝崩溃的财政,自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到汉章帝病逝仅有六十年,王莽篡汉,帝国经历过一次天下大乱,虽然光武帝、明帝、章帝都想要极力恢复经济,但此时的大汉朝不是一开始立国时的大汉朝,世家豪门太多了,刘秀仁德善待功勋大将是不假,但也并未从世家豪门手里夺回财政大权,反而因为少府、大司农、水衡都尉合并缘故,让本属于皇室的财赋丢了个精光,即便三代帝王六十年休养生息,崩溃的帝国财政也并未得到太多的缓解、恢复、增长。

其三窦家是外戚,窦宪北伐匈奴本身并不是什么为国为民,而是为了掌控军队,借此掌握天下大权,王莽就是借助外戚篡汉的,这才过去几十年,各大家族不愿意窦家借此掌握大汉朝的兵马大权。

总之一句话,司徒袁安敢带着三公、九卿与窦家对怼,袁家也顺顺利利地成为了天下群臣之首,在各大家族中的威望一时无两。

袁安死后,成了大将军的窦宪一时权倾朝野,甚至有废掉汉和帝的心思,中常侍郑众联合司徒丁鸿,一举杀了窦宪门下党羽,迫使窦宪交出兵马大权,最后窦宪及其几个兄弟全都服毒自杀,中常侍郑众因功成为大长秋,宦官因此而登上历史舞台。

汉和帝的生母是梁氏而不是窦太后,在窦太后病逝后,汉和帝便为梁氏平反并重用梁氏一门,也就成了后来的梁氏后戚……

袁家起于袁安,因与窦氏外戚对抗而成为群臣之首,死后其子袁敞承其志,因其父与窦氏对抗,在汉和帝铲除了窦氏一门后,袁敞也因此官路亨通,一路做到了司徒一职,汉和帝死后,其皇后邓氏顺利地成为太后,废长立幼册立不足一岁的汉殇帝刘隆登基,不久后刘隆夭折病逝,又迎立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刘祜为帝,即汉安帝。

汉安帝年幼无法理政,太后邓氏以及其兄邓骘联合中常侍郑众、尚书令蔡伦垂帘执政,随着汉安帝逐渐年长,对太后邓氏、大将军邓骘逐渐不满,清流士大夫也不满宦官和外戚掌权,袁敞和一些人就想一举弄死了邓骘,然而事机不密,其子与尚书郎张俊吃酒时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