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虎意外出现在了这个时代,影响的人或事情都是与他所做所为有很大关系,越是他插手的人或事情,越会受到更多影响,但吐蕃帝王崛起的地域是象雄国所在的山南,而且还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他的手若不伸到山南, 他就没有办法影响到未来的吐蕃帝国,也没有办法影响到高原的未来。
但当他的手伸到了山南,当他在高原制定《高原羌法典》后,当他用律法、规矩提前统一了高原,又在律法、规矩之下分裂了高原各部羌人,日后的高原也很难被哪一个人统一, 直至进入热兵器时代。
高原广阔, 气候恶劣, 各部人丁稀薄且居住较散,想要用武力统一是极其困难的事情,盖因行军道路上得不到粮食辎重,若自己携带粮食辎重,恶劣气候也很容易把暴露在外面的牛羊冻死。
高原气候多变,一日几若于一年四季,上一刻能把人冻死,下一刻又能把人热死,牛羊一旦在夜里冻死后,若不及时处理掉,很快就会腐烂发臭,如此情况下,想要统一高原极其困难, 但又不是不能统一,所用的法子也就不再是单纯的武力,而是信仰,佛教信仰。
各种教派信仰多了去, 但内在的东西只有一个, 那就是规矩,是他人必须遵守书写教派典籍人的规矩,而《法典》也是规矩,是高原羌各部都遵守的规矩,只不过《法典》的出发点是维护各高原羌自己利益的规矩,是维护他们的族地,维护他们的子孙代代继承,维护他们传统的规矩,而这又是分裂。
《法典》用各羌部愿意遵守的共同规矩统一高原各羌部,又因规矩而保护各个羌部土司独立自主性而分裂,是在中原王朝的认可下保持高度自治。
赐支河万帐部一路向“山南山北”延伸,沿途需要建立一个个补给部族,便于日后大军杀入山南,逐渐给予每一个部族自治权利,提前将未来可能出现的危险掐灭。
高原不同于草原、中原,高原气候恶劣,即便发展千百年,人丁依然维持在一个很低的程度, 只要提前给各个羌部制定了一个自治律法, 当大家都遵守了后,日后的他们想要废除那可就难了。
董虎亲手书写《法典》规矩,与他们自己书写的《法典》,两者在接受程度上自然是不同的,所以董虎也不准备插手如何制定的事情,只是告诉他们原则性的问题,那就是必须是中原的一份子,谁在中原当家,那就臣服谁,高原都护府不向他们征收赋税,只要他们承认自己是中原天下的一部分即可。
原则性的问题不容置疑,其余的都不算是个事儿,董虎又不想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好处,只希望他们永远做一条世外桃源鱼儿。
有些事情不是他能够解决的,科技达不到那个程度,无法在一天之内将数万兵马运送到千里之外,想要掌控处处崇山峻岭的西南高原,那是痴人说梦!
有些问题只能由后人解决,他还没有自大到解决一两千年后才能解决的难题,他能做的,只是尽可能的为后来人打一个基础。
《法典》明确了高原与中原的关系后,越是随着时间沉淀,这种关系也越是牢固,而且《法典》一旦确立,外族想要侵入高原也极为困难,诸如吐谷浑,对付一个高原羌部族容易,可若吐谷浑动摇了《法典》土司制,就会遭到整个高原人的攻击,想要再在青海发展壮大,那是想也别想了。
他没有插手《高原羌法典》的编写,只是留下几名书生帮助他们记录,在与几个部族头领说了清楚后,他就带着人返回凉州,而这一次,白马羌、大牂、龙桥、薄申等土司们一路将他护送到西宁城,这才带着礼物依依不舍返回高原。
一来一回用了大半年时间,不算上食用的几十万头牛羊,仅赏赐的牛羊就有两百万头,他也因此被留守西宁城老人们一通说教,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