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陵、淮浦居于淮河北岸,两县相距两百五十里,中间夹了个居于南岸的淮阴县,因袁术的介入,淮阴县也成了袁术的地盘,正如一根扁担的两头在董虎手里,扁担的中点却在袁术手里,若淮阴县对岸不设立一个大营,袁术就可以从淮阴县中军突破,如同一个锥形军阵刺穿线性军阵。
可若淮阴县对岸设立一个大营抵挡,锥形军阵面临的就不再是线性阵,而是一个雁形阵,想突破防御就没那么容易了,主动权反而在董虎手里。
董虎在下邳与广陵郡隔河对峙,与罗马军阵的侧翼主力习惯一样,董虎对峙的重心不是中军淮阴大营,而是西线睢陵大营。
之所以选择西线睢陵大营作为主力所在,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睢陵在泗水与淮河交汇处,徐州治所下邳县能够沿着泗水直接进入睢陵,下邳县更加容易对睢陵进行增援;其次,睢陵正西一百里的淮河南岸有一个淮陵县,与淮阴县一样,隶属于下邳国的淮陵也成了袁术的地盘。
与睢陵大营隔河对峙的是盱台县,正西百里就是淮陵县,也就是说,睢陵大营一旦被盱台县牵制住,侧翼淮陵县就可以杀过淮河,攻打睢陵背后的徐县。
徐县自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徐县不能丢,一旦丢了,睢陵大营就陷入敌人的重围,但睢陵距离徐县很近,只要敌前主力是睢陵县,就有足够的能力分兵驻防或增援徐县。
董越、于爽、典韦、许褚、吴敦、尹礼都将被调到前线驻防,不仅是他们,张绣、董尚、吴霸、刘辟、臧霸、孙观、黄龙他们也要被调到前线,这些人手里的兵马主要有三个成分组成,其一是董卓一系,其二是青州军、泰山军一系,其三是雒阳屯田俘虏,原隶属于关东诸侯围攻雒阳时的俘虏。
相比董卓、青州军(包括泰山军),董虎更相信雒阳屯田俘虏,毕竟雒阳屯田俘虏老老实实屯田了将近三年时间。
三个不同体系的兵马总数差不多,都在三万人左右,他们将最终沿着淮河沿线对广陵郡太守吕布、寿春袁术布防,而更加安全可靠的胡三、张辽、董骨则留守豫徐境内。
因大别山阻拦缘故,北方若要向南征服江南,只有两个进攻方向,即两淮东线和荆襄西线战场。
从荆州沿江顺流杀入江东,控制长江上游而攻打江南自然事半功倍,但董虎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拿下荆州,不仅仅是因为南阳郡“中立区”的事情,更多的还是因为他的扩张太过迅速,让他愈发感觉不安,急需停下脚稳住阵脚。
中原没有彻底拿下,百姓民心没有彻底归附,继续扩张就会有撑破肚皮的危险,但他也不打算让袁术、吕布、曹操安心发展,给他们适当的压力也是必需的。
董卓、青州军以及一些俘虏兵卒都是不安定的因素,把他们送到前线战场进行消耗,他们也就没有办法影响到腹大却中空的中原之地,就给了青兖豫徐百姓足够的休养生息的环境,与此同时,十万大军压在淮河沿线,袁术、吕布都要面临巨大压力,他们也会同样保持相当数量的兵马与之对抗。
名义上扬州境内的地盘都是袁术的,但他实际能控制的地盘只有汝南郡、九江郡、庐江郡,其中汝南郡人丁两百万,九江、庐江郡各有五十万人左右,也就是说,袁术一旦丢掉了淮河北岸的汝南郡两百万人丁,袁术的最大战争潜力只有十万兵马,而吕布逃入的广陵郡有人丁四十万,最大战争潜力四万兵马。
董虎既然发动了豫州、徐州战争,肯定是要强攻汝南郡的,只不过朱儁杀张邈太过突然,许多部署没能到位,汝南郡人口密集、城池众多,袁家在汝南郡根深蒂固,激烈攻城战肯定会爆发,而这需要更多重型攻城器械,无论是用船只将雒阳铸造的重型投石机运到汝南郡,还是在汝南郡临时打造,都需要时间,所以才让董嗣忠、贾诩、张绣、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