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晓宇拉小明:“走,去大沟!”小明说:“不去,我有事。”晓宇想拿回自己的画本,还不能跟他发脾气。
“小气鬼。”小文小声说,“他不去拉倒,咱们走。”叫几个人上大沟。
他们下了道,沿沟沿往前走,选不陡地方下去。
这条大沟是水冲出来的。下大雨时,“上游”从街里低凹的地儿流淌,流经厂房,场地,大路这些坚硬地面;西边整体高,南北都有上坡儿,水汇聚到这里,向下跌落。水瀑高悬激扬,沟的底是软土,没有岩石,越冲沟越深。——如果有岩石,即使有一部分,也能承受住冲击,阻挡住淤泥下泄,还会形成断崖,形成两叠三叠飞流的奇观——等沟深到一定时候它不再深,存水形成潭了,或许溅起多高的水雾——每段一个“坝”,存一池水,上流向下,那又是一番奇观了。现在,所有的地段都是松土,水冲刷而下,带走泥土,沟越来越深,——将来等深到和下边洼地水库一平,就会开始从下往上淤泥,有水开始往上“找平”了。现在,不是那样。这两天下了雨,都不大,大雨过后沟底也存不住多少水。
水在下面,人走沟坡,坡是滑下的土,积得多了,沟底窄了。上面是陡壁,小武说:“这建窑洞啊?”小文说:“啥窑洞哇!”晓宇说:“人那陕北,那是干旱的地方。”看有人在顶上,说“别让扔东西呀。”“那小子!”“谁呀?”“小涛,后面还有小高。”小文说那个小子太坏。
晓宇说:“他要撒尿,快跑!”
上面小高握着那东西追着跑,你停,他就停下尿。
“他哪有那么多的尿,想停就停。”“咱们冲上去!”从大缺口冲。
上边又来几个,小雄弯腰抓土,边抓边打,小秀坐地上,旁边有土坷垃,一边笑着一边扔。急了,就用脚蹬土,把整块的土沿蹬塌。
“往下去。”飞跑,一腿高一腿低沿着斜坡跑。习惯了斜坡的坡度,一条腿要弯曲一些。
“两岸”与地逐渐平了,上面那些人没有优势了,所以都跑了。
小文骂:“这些王八犊子。他们要是在窄地方先派人掐住咱们就完了。”小武说:“真有葫芦口。”晓宇甩鞋底上粘的泥坨,说“等咱们有机会的。”
立本心里苦闷。找菜刀磨,磨起来就没完。小丽看,笑着说:“磨那么快干嘛,切着手哇?”立本还磨,小丽说:是切鸡食菜,又不切肉,快给我吧。妈说:还有一把,磨一磨吧。
老单说,任何形式散了,都再正常不过的了。可以重新组合,可以单纯一些。别留恋,别将就。知道井底之蛙的典故吧,它望的天小,不是井小,是它上不到地上。
小蘑菇上后院溜达,吃着黄瓜,是老的旱黄瓜,黄色的。给小平掰一段,晓宇不让小平接,伸手拨开,“上秋吃黄瓜瘦。”“哎呀,差点掉地上,——这是旱黄瓜。”小蘑菇的手让出根部,给他们看,“多老,根裂了。你看裂纹,还麻手。我没打皮,皮甜。”递给晓宇,小林抢过去咬了一口,晓宇看他:“你怎么吃了?你那么瘦!”“我把不好的地方给咬下去了,你不知好歹呢?”
秧子上还有黄瓜,那是各家留的,准备做种。
“吃了明年种啥呀?”“我家多。”
小凡问:黄瓜有什么营养啊?
姥爷说,黄瓜吸收了土壤和空气中的养分,还吸收了阳光能量。人自身不能够做到的,通过吃黄瓜等吸收了。
蘑菇呢?
蘑菇虽然不发生光合作用,但蛋白丰富。
小伟爸串休,采了蘑菇。送人许多,剩下的还那么多,在院子里打开晾晒。小六来看,小伟让他进来,小英斜眼看小六,不说话,白着脸。小六没敢进门,走了。小伟说:“他哥又不是他。”小英愤愤地,“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小伟不高兴,喊:“你骂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