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的话音刚落下,朱高燧就半眯着眼睛道“要改大明律,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吧?朝堂上暂且不去说,光是民间和士林……” 杨少峰一听到士林两个字,顿时就来了精神“三叔想岔了。民间似陈二那般的百姓多如牛毛,至于士林,一群土鸡瓦狗,在侄儿看来,不过是插标卖首罢了。” 朱高煦斜着眼睛道“那些穷酸措大,又岂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杀又不能杀,骂又骂不过,他们还他娘的写书骂人,似那武大一般,被那姓施的编排成什么样子了? 就凭你一个人,你能骂得过一个两个,十个百个,难道你还能骂得过全天下的读书人?” 杨少峰道“小侄一人力薄,可是小侄门下还有数十个学生,他们也是一大助力,自然不惧那些穷酸措大们? 更何况,他们能拿着子曰诗云的当做武器,恰好侄儿这个六首状元也不是白给的。 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 他们想要驳倒侄儿我,首先就得证明孟子他老人家的话是错的,其次他们还得证明他们比小侄更有学问。” 一听杨少峰提到有恒产者有恒心,朱高炽和朱高燧还有朱瞻基就明白杨少峰的意思了。 杨少峰打的主意很简单——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孟子·滕文公上》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梁惠王上》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尽管孟子师从孔伋,算是宗圣曾子的再传弟子,而且孟子也在元朝的时候被追封为儒家“亚圣”,但是孟子的思想却和孔子扎推崇的天下大同完全背道而驰。 孟子推崇的理念是小农经济模式。 这一点,通过《礼运大同篇》和《孟子·梁惠王上》就能看出来。 《礼运大同篇》中所载,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如果简单的归纳一下,大概可以认为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形态一共有如下几个要素 1生产资料全民公有;2通过禅让制或民主制选举德才兼备的人治理天下;3人人平等,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没有等级差别,没有剥削压迫,社会关系高度和乐融洽;4有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各得其所;5社会分工明确,男女有别,各司其职;6人人品德高尚,大公无私;7人人反对浪费财物,热爱劳动,各尽其力;8社会稳定,安定团结,没有丑恶现象。 在孔子看来,这个理想的社会形态,在尧舜时代已经实现了。而后来的社会发展,人心不古,大道既隐,由公天下退步到家天下,是一个很让人无奈的现实,孔子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恢复西周的礼制,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然而与孔子的看法相反的是,孟子认为人民之所以“放辟邪侈”,是由于无恒产所致,于是提出要“制民之产”,即赋予人民一定的个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使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也正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