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杨宪这三言两语就哄得皇帝开心的场面,很多观看视频画面的学生们都露出一副惊叹之色。
“这杨宪可真会讨好皇帝!”
“杨宪怎么成了个马屁精?”
“朱元璋这皇帝可不是那么容易讨好,若杨宪只会拍马屁,你觉得朱元璋会龙颜大悦吗?”
“杨宪这是做了实事,将扬州治理地井然有序,皇帝当然高兴!”
“杨宪这样的人物,既又能力又有野心,能够难怪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
学生们对杨宪赞不绝口。
如今的他们,对于杨宪了解很多。
其中,杨宪最初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小人物。
可到了现在。
杨宪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不同凡响的大人物。
能够被皇帝所记住,杨宪未来封疆拜相绝对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陛下,微臣还有一份礼物要送于陛下。”
突然间,杨宪开口说道。
“哦,是何物礼物?快给咱瞧瞧!”
朱元璋来了几分兴趣,他心中更是在默默思考,若是杨宪送他珠宝金银之类的宝物,他可就会要不高兴了。
杨宪脸颊上露出一副很神秘的笑容。
很快,杨宪自袖中取出来了一株一尺多长的稻穗。
见状。
哪怕是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朱元璋一时间都有些呆若木鸡愣在原地。
此前朱元璋脑海里可是想过无数种可能。
杨宪会送他珠宝,或者字画古玩什么的。
可结果,却是一株稻穗。
杨宪怎会送他如此寻常普通之物?
瞬间,朱元璋就意识到了这稻穗恐怕有所不同,有所来历。
“细细与咱说说这稻穗的与众不同。”
朱元璋开口说道。
“陛下,这稻穗乃是长自扬州,更长自微臣所亲自负责的稻田。”
杨宪回答道。
一听这样的答案,朱元璋不由地眼前一亮。
曾经他可就收到过情报。
虽是扬州知府,可杨宪为了治理扬州却与百姓同吃同住。
甚至,杨宪除了办理公务以外,还会抽空闲时间与百姓一同耕作农田。
“好!好!好!杨宪,你当真是咱的股肱之臣!”
朱元璋满面红光,对于杨宪更加看重。
杨宪这人当真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转眼过后。
朱元璋已经接过了稻穗,并且他还详细端详起这稻穗,却能够看见这稻穗很是饱满,就如同一串串黄金珠子,闪闪发光。
“看来扬州百姓的收成很是不错!”
他笑着说道。
“这一切都是托了陛下的洪福!”
杨宪拍起马屁。
对这马屁,朱元璋笑了笑挺满意。
之后,朱元璋还说起了奖赏之事。
杨宪被调入中书省办事。
“多谢陛下!”
杨宪满脸喜色。
他很清楚,在中书省他只要待上一段时间,就很有可能坐上左丞相这一位置。
他即将一步登天!
愈想,杨宪的心情愈发有种心潮澎湃的感觉。
待得杨宪告退离开后。
朱元璋还对手中稻穗爱不释手,轻轻抚摸着。
“似杨宪这样的好官,我们大明要越多越好啊!”
他感叹不已。
又有多少官员能够亲自下地与百姓同吃同住一起干活呢?
这样的官员纵观整个大明却也是寥寥无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