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或投诚的降兵数量也不够,往往还会主动降低标准进行挑选。
以至于保乡军编成的守备军士兵,都是以三比一甚至二比一的比例从降兵中招募的,这样一来,质量可就强不到那里去了。
毕竟明军的整体素质太渣,一万人的大军里,正儿八经接受过军事训练的战兵撑死了也就两三千人,剩下的全都是临时招募的普通卫所兵或干脆是县勇青壮。
而保乡军整编守备军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把大量没经过正规训练的卫所兵或青壮给选进来。
这些人其实都还无所谓,毕竟加入守备军后可以慢慢的进行训练,几个月过去了其实也能用,但是有些人的身体素质是真的跟不上要求,所以这些少数人就不太适合继续从军了。
同时也不可避免会选进来一些贪生怕死或者偷奸耍滑的老兵油子之类的人,这些人都是属于一粒老鼠屎能坏一锅粥的人,自然是需要逐一清退的。
在十一月份之前,各部守备师的战斗任务也比较繁重,所以也不太适合搞这样的大动作。
但是十一月份之后,随着寒冬的到来,明军和楚军的战斗平息袭来,进入了对峙阶段后,保乡军就开始对各部守备师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清理。
从八个守备师大约七万人兵力里,直接清退了上万人。
清退比例达到了七分之一,其力度可不为不大,大规模的清退甚至都迫使几乎每个师都被迫缩编了一个团。
比如新编的第七守备师,刚编成的时候还有大约九千多人,有四个步兵团再加上辎重营、工兵营、骑兵营、炮兵营等完整编制。
但是经过清退整编后这剩下了六千多人了,步兵只剩下了两个步兵团又两个步兵营,直接少了四个步兵营,辎重营也从五百多人缩编到了两百多人。
但是这种清退非但没有影响第七守备师的战斗力,反而还让这个守备师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因为整编过后的六千多人的综合素质更加优秀,同时因为人少了,粮食补给压力也比较小,因此将士们所能够获得的人均口粮其实有所增加。
同时人虽然清退了,但是原来该师的骡马和马车以及各式武器装备可没有清退,而是集中选优装备,使得了装备更加集中,更加精良。
第七守备师的情况,在其他几个守备师里也同样施行着,人数虽然都少了,但是战斗力反而提高了。
整编完成后,罗志学也就开始着手给这些守备军们进一步补充装备。
各守备师里使用的武器装备,基本都是缴获自明军的装备,而明军的装备质量一言难尽。
之前大楚帝国的兵工厂生产的众多冷兵器,因为需要优先供应各主力师,所以也没多余的产量补充给守备军。
而随着现在各主力师的冷兵器逐步到齐,也就能够有余力来给守备军补充一部分了。
把守备军里还在使用的一些劣质铁刀,长矛,攻戎炮等有比较严重质量问题的武器进行回收回炉当原料,同时给他们补充大楚帝国自行生产的刀剑长矛以及两百斤铁炮。
盔甲这个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守备师这种武器装备和战术都沿用明军体系的部队而言,披甲战兵的多寡直接影响到了核心战斗力。
而大楚帝国的盔甲产量可不低。
大楚帝国为了大规模制造并装备盔甲,不仅仅是大规模采用水力机械设备进行锻造、转孔,同时还生产和装备的盔甲乃是性价比比较高,同时适合大规模量产的铁片式布面甲。
而且还分有全身甲,半身甲,半身轻甲三种。
大楚帝国生产的盔甲要说防护能力,其实也就那样,只能说一般般,总比没有强……
但是,大楚帝国生产的这种布面甲看似不咋地,但是产量大啊!
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