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他身负门派传承重任,刚刚接了门派传承,怎么可能轻易赴死,所以他委婉地拒绝了,然后发表了自己对忽必烈当前治国理念的一些不同看法。
卫无咎虽然发表意见的时候虽然很委婉了,但忽必烈依旧很不开心,毕竟他刚刚从草原入主中原,身上还到处充斥着野蛮,但凡听到跟自己相左的理念,一律不开心。
还好,卫无咎全程彬彬有礼,侃侃而谈,鬼谷一脉其实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其门派最大的核心内容,就是“话术”,说高深点,是蛊惑人心,说通俗一点,就是教你怎么说话。
说话还要教?
还真要教,相同的一个意思,有的人说出来,让人欣然接受,有的人说出来,让人勃然大怒,表达方式非常重要。
至于鬼谷派其他的杂项技艺,什么医卜星象,天文历法,数术农桑等等,不过是历代鬼谷子隐居的时候无聊之下随便研究的旁门左道小技艺而已。
卫无咎既然提出了治理国家的不同看法,其实也就是委婉地否定了忽必烈,他说得如此委婉,忽必烈想治他罪都找不到罪名,忽必烈就跟他辩论。
结果不用想,忽必烈当然输了,草原人跟鬼谷子辩论,这不是找输吗。
忽必烈辩不过他,不服气,就让大殿上群臣跟卫无咎辩,卫无咎浑然不惧,与当殿数十位高官展开辩论,把殿上群臣辩得是哑口无言,甚至还气晕了一位年老官员。
忽必烈没想到卫无咎这么厉害,当即开始放大招,传召国师八思巴。
八思巴何许人也,大元国师,历史上也非常有名,元朝文字就是他创的,所以元朝文字也叫八思巴文,此人虽是僧人,但极为博学,甚至于连女德方面的知识,他也颇为精通,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个人没有知识盲区的。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金轮国师,就是以八思巴为原型而塑造的人物。
八思巴受召,来到大殿,于卫无咎展开了辩论。
当时两大智者辩论,很精彩,但不激烈,为何这么说呢,因为二人都是你说一段,我说一段,回合制的。
辩论本来就是这样的,哪怕是现代的辩论赛,也是轮流发言,重点就是双方全程保持冷静,没有任何过激的语气和情绪,全程都是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宛如两个当世大儒交流治学心得,但他们所说的内容,却又让忽必烈和群臣们大开眼界,不对,是大开耳界。
这场辩论持续了一个半时辰,也就是三个小时,中途忽必烈还命人给他们二人送水润喉,最终,八思巴惜败。
谷醩
纸上的文字有这么一段:“期年后,卫无咎忆及此事,笑而叹曰:‘败者,非国师,乃其位不及吾’。”
这句话的意思是,若干年后,卫无咎提起这件事,笑着叹息,说:“输的并不是八思巴,而是输在他所代表的道。”
因为八思巴所代表的道义,从根本上就是错的,他仿佛被枷锁束缚住了,如何能辩得过卫无咎。
为什么说八思巴代表的道义是错的,因为八思巴代表的道义,就是忽必烈的道义,是草原上的法则,草原上,就是强者无敌,掠夺一切资源,生存下去,其本性是自私的。
现在,忽必烈已经占据了江山,可他还要四处掠夺,不发展社会制度,反而让社会制度退化,卫无咎当时就在殿上问他,掠夺了天下又能怎么样,奴役了天下又能怎么样,战火苛政,全国的百姓十不存一,这才多少年而已,再过一百年,这个国家还有多少人。
那场辩论辩到最后,连忽必烈差点都被他洗脑了。
辩论结束后,卫无咎拿着两只青花罐仔细抚摸,他说他很喜欢,但是,他只要一个,于是他拿走了一只青花罐,另外一只青花罐,留在了殿上。
卫无咎回去后,就换了隐居之所,果然没多久,卫无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