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城原本需要两万郡兵方能四门无忧,但现在多了这一万郡兵那也算是雪中送炭的大好事了。
这一万人中,属于刘氏那两千族兵是不能用了。但他们也不是全部铁了心要跟刘仇走到底的,其中两百余死忠全部死在当日归城之时。其余的抛下兵器编入纪蔡两族的部曲之中,让他们自行‘感化’。
然后剩下的八千余可战之兵,陈天也无法全部归到自己名下指挥,只能算是补充城防力量。纪蔡两家不会如此简单的交权给他。毕竟现在全城的粮仓的属吏全部出于这两家之手。
陈天自己那五百青壮的招募到是非常顺利,当日他单人独骑于万军之中斩了宇文士及,并又一举皇旗,招降万人的场面对于城中的青壮弟子震撼极大,在他们心中这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
这其中更包括了年轻的纪耀,他不同于上了年纪的蔡庸,在他心中如陈天这般英雄,这般出身,是可以带着他们纪氏再度崛起,逐鹿天下的。
陈天也不打算一直被动的周旋于纪蔡两家的‘钳制’,他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也是时候准备真正拉起自己的大旗了。
在整顿城防的半个月后,陈天将纪蔡两家再次召集到城主府里来议事。这次陈天提出了一个‘以战养战’的计划。
现在城里一下子多出了近一万人的军马,这些不是平民,所需粮草所费甚大,你们不是说城中粮库不足嘛。现下当涂县与溧水县这两处属于丹阳郡的县城不是正被江淮乱军一直劫掠嘛。既然江淮军可以抢我们的粮,打我们的县,为什么我们不能反过来抢他们的。
这批丹阳兵因为自己没有保护丹阳城而羞愧至极,觉得自己对不起家中父老,那我们给他们这个机会,这个既可以让他们夺回自己的荣誉感,也可以解决了他们的军粮问题。
别说是这批刚入城的丹阳兵,就连当初守城活下来的老兵也想着找江淮军为了死去的战友而报仇血恨。对于现在的丹阳人来说,打江淮军就是最大的‘政治正确’。
陈天这番话说下来,唤起了纪耀对于江淮军的仇恨,想起了他纪氏一族的死伤,让他也是一股血气上涌。可是老成的蔡庸却是觉得现在能守住自己不被宇文阀报复就算是是谢天谢地了,再离城出击的话,此城又要空虚了。
“蔡公无论为此担忧,本城主自有安排。江淮军这些盘踞在我丹阳郡内的人马,都不过是杂乱无章的数股匪寇,虽然合计有两万之数,但其中最大一股不过两千之数。我只需要带四千敢战之士,便可以将之一一击破。他们这些匪寇一旦没有杜伏威这等枭雄统率,就根本不足为惧。”
陈天对于这蔡氏的忧虑他自然早有打算,他每次出击就带四千之众,当涂与溧水两县之地,他轮换一次就可以将这八千丹阳兵全部在自己麾下带过一遍。
收服这些士卒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的带领他们胜利,不停的胜利就可以将他们这股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好像是李密一步一步在瓦岗山上从翟让手上把军权抓到手的道理是一样的。
最后,陈天带着纪耀一起行军才让蔡庸妥协。纪耀现在想的也是在马上建功立业,想证明自己不负老纪况的期许,已经不顾蔡庸不断的向他打的眼色,铁了心的要和陈天向江淮军报复。
十日之后,四千丹阳兵选拔停当,在全城百姓的簇拥之下向着求救次数最多,情况最危急的当涂县出发。在开拔之前,有十七名四十多岁的老兵,披着老甲带着刀弓说要随军而行,为他们死于江淮军之手的儿子们报仇。
陈天大手一挥,将这十七名老兵提升为自己的亲兵。并指着他们对着亚将纪耀说道:
“元宗,你看到了吗?这就是军心可用,民心可用。如果我等就此龟缩于城中,如何对得起战死的那些亲长袍泽。”
“城主就是我等表率,元宗愿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