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招降王传奇(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着船坞过去了,此时已经有五艘龟船建造完毕了。

两个月下海了五艘,之所以这么慢,因为建造第一艘的时候,光是研究图纸花费了不少时间。

第二艘开始速度就快了不少,往后建造速度也能够维持在一个月三艘左右,这样的速度已经算不得慢了。

当然,这也跟朱启设计的龟船,本身只能容纳一两百名士兵,大小只能算中型船只有关系,你要说建造最大的那种龙船,三四层船楼高,甲板上能跑马,一艘船能有一两千人还多的,别说一个月三艘了,一年估摸着才能建造出一艘来呢。

朱启还亲自登上了龟船看了看,无论是外型,还是船只内部构造,都和朱启给的图纸里的一模一样,不得不说这年头的工匠们手艺确实是很不错的。

除了看龟船之外,也顺便看了一下目前大明水师的船只,总计五十余艘战船,其中大型楼船为主,有二十多艘,余下都是中型船只,至于说小型船只就没有去统计了,因为这些小型船只在江河里还能用一用,你放到海洋上去,一个浪头就给你掀翻了,拿来打海战肯定是不行的,人家大船都不用打你,直接航行过来就给你直接撞翻。

官军水师毕竟不是海盗,在机动性和战斗力二者不可兼得的这个年代,自然是以战斗力为主。

相比较起其余将军们对于陆战的狂热来说,朱启其实对于海船更加有兴趣,因为他知道,从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现如今,拥有了海洋霸权的国家,便能够拥有世界霸权。

海洋力量是绝对不可忽视的,而中国之所以在近现代积贫积弱,没办法跟上时代的潮流,说白了就是对海洋力量的自我阉割,海禁政策导致了中国海船的巅峰,永久的停留在了明朝永乐,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这一水平。

而同时代的西方国家,却在航海技术上一直迎头猛追,不断吸取中国硬帆船的优点,同时扩大自己软帆船的优点,最终两种集合起来,造出了一批有一批适合远洋航向的帆船。

可千万别以为大航海时代的跨洋航行的帆船全都是西方自主研发的,起码就在风帆上面,西方大船的帆就是由横帆、拉丁帆和斜桁帆三部分组成,横帆是他们自己的,拉丁帆是阿拉伯人的发明,而斜桁帆,则是中华硬帆船的专利。

这就是学习的重要性,不能盲目自大,更不能妄自菲薄。

而就远洋航行来说的话,吃风大,速度和负载有很大的优势,而且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更加细节的调整船帆的西式软帆船,自然是更加适合远洋航行。

但操作简单方便,所需人员少的硬帆船,则比软帆船更适合近海和内海航行。

所以远洋用软帆,近海内海用硬帆,这才是历史已经证明的正确答案。

还有另外一点,那就是如果用于海战的话,西式的软帆船比中式硬帆船要更加合适,主要愿意除了转向和瞬时加速更加灵活以外,就是自身较轻吃水浅的西式帆船,能装更多的大炮!

火力就是正义!

当然,不管你什么帆,统统不如铁甲舰,蒸汽船,这是毋庸置疑的。

大沽口船坞的工匠们,也没想到辽王殿下居然对船只如此感兴趣,其他的大人们可是很少会询问这些,虽然大明现在也有海运,但毕竟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有一个庞大的地中海,注定了他们以海洋为生命线,一个个都是海洋性的国家,所以从上到下,对于海事并不是很上心。

这些工匠们也是一一作答,而朱启问的问题,在他们看起来,就是有些难了,比如这最大的船只,能航行多远无需补给?如果远离海岸,遇到大风大浪如何啊之类的问题。

这些工匠们也就只负责造船,这些问题他们哪里懂啊,一个个的也都是大眼瞪小眼的。

大沽口船坞负责的官员,也是一脸懵逼的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