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切,都已经注定…(3000)(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不可能的,这次的赋税总结,不就很清楚了嘛,陛下靠的,不是士绅地主治国,而是由陛下一手铸造的武勋!”

“哪怕陛下断绝文路,屠戮天下士绅地主,也没人能够阻止!”

说到这,张煌言两眼放光,俨然多了几分激荡:“况且,爹您不觉得,这场改革,乃千古未有之大变嘛!”

“从根源上禁止土地兼并,再引导商业,开放海禁,如此,说不得还这么的可以杜绝数千年王朝更替的最根本原因!”

“此策若成,昭武一朝,注定为千古未有之盛世!”

“此等大世,正是我辈读书人的大好时机,又何必为了一己私欲,而浪费这大好时机!”

望着自己这独子慷慨激昂之模样,张圭章亦是黯然。

他自然知道,自开科取士的消息传出,他这位从小便胸有大志的儿子,有多么兴奋。

几乎每天都是挑灯夜读,期待着开科取士的那一天来临。

他若不出头,那他们一家,就是昭武朝的罪人,最好的结果,或许就是发配辽东,世代为罪人,什么前程,自然都与他们无关。

出头,那恐怕就是天下沸腾的骂名,成为众矢之至!

“爹去写奏本。”

最终,张圭章还是道出了这一句话。

注视着父亲步履瞒珊离去的背影,张煌言抿了抿嘴唇,他知道,他是让父亲背上了一世的骂名了。

但……利国利民之事,又何惜身前身后名!

……

翌日,乾清宫。

天子日常批示着各地奏本,桌面上三摞奏本,亦是清楚至极的代表着如今他统治天下的三驾马车。

前明旧臣,各大“藩镇”,及各地卫所。

天子翻阅批示的,自然都是“藩镇”以及卫所的奏本,至于所谓朝堂,事实上,早在当初被逼着以武牧民,军政一体,铸造出一个个事实藩镇后,天子对构铸起前明统治体系的文臣士绅,就已经是失望至极。

他认可文官治国的统治体系,但对构铸起这个体系的前明文文士绅,他已经没了任何一丝一毫的期望。

要彻底扭转,要让这个统治体系,能够跟得上他这个天子的步伐,不仅仅是一味的查,一味的杀,更要从根源上扭转。

文化,要革新!

思绪流转之间,天子却是突然一声轻笑。

“有趣!”

望着手中的奏本,天子虽笑容灿烂,但隐约之间,眼中的寒意,却是愈发浓郁。

这块土地上,没有能够经久不亡的王朝,也没有延续不休的世家。

但有一家,却是自古至今,不管哪个时代,都稳稳当当的在这片土地上延续着。

望着手中这封源自山东孔府的上奏,天子笑容愈发灿烂。

大恒国运刚定,这孔家,就下跪了。

不得不说,这对天下局势的敏感程度,孔府,可谓是首屈一指。

他可是记得,当初大恒初立,天大的内忧外患之下,国运飘摇,倾覆只在旦夕之间的时候,孔府,可也是高举反恒复明之大旗的。

尤其是宣府边关告破,宣化失陷,那口号,可是喊得震天响,甚至,都还出钱出粮,供应了不少所谓的义军。

而且,当初与后金蒙古,可都是有暗中联络,几方之间摇摆,就等着大恒崩塌,然后好下跪迎接新主子!

当然,孔府的这些操作,自然都是在他预料之中。

毕竟,漫漫青史,已然清楚的说明了孔府的节操!

而历朝历代,之所以能够容忍孔府的毫无节操,自然并非是出于对孔府,对儒家的尊崇。

事实上,哪怕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不过是披着儒家的外衣,利用着儒家统治天下的文化,内地里,还是秦朝的那一套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