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把这段代码插入鱼缸。
数据鱼缸中,出现了3条小鱼,只是增加的一条是黄色的。它也在鱼缸里停滞了1秒,也活灵活现的动了起来,3条小鱼的动作完全一致。
但还是有着细微的区别,红色小鱼和黄色小鱼,因为都是从一条小鱼的载体复制出来的,它们的动作和行为,更趋于一致,而那条白色小鱼,只是人工程序,除了机械的来回游,没有显现出太多的灵性。
大家都鼓起掌来,没想到实验取得了成功,证明出,载体数据是可以和人工数据相互结合和替换的。而且摆脱了困扰大家很久的“自然规律”,因为数据的反应机制,是不用遵循那个“生老病死”的。
“没想到,通过数据的方式,能让生命,至少是意识层面,‘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达到了永生。”佩良取下了眼镜,摸了摸眼睛,没人注意到,他的眼眶是湿润的。
“那以后的正式载体,就是人类,是选择第一个方式,还是第二个方式?”尚君问到“第一个方式可以取名叫‘行为替换’,第二个方式可以取名叫‘灵魂注入’。”
“就用第二个方式吧,其实第二个方式,从实操角度来说,更容易实现,也更容易有卖点。”佩良不只是喜欢“灵魂注入”这个说法,而是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他总是看得更远一步。
1、其实灵魂注入,在我们体验的元宇宙社区,是有参考模式的,我们不就是通过脑机,进入虚拟角色,在元宇宙中生活吗?只不过我们是活着的时候,以自己的感官进入虚拟角色。而载体,是本体死后,将自己的思维、性格、记忆、性格,注入虚拟角色,只不过用虚拟的身体反应,代替了生前的身体反应。
2、有了灵魂注入这一方式,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生前的要求,重新拟定一个虚拟身体,从而开始他的第二人生,这是相当不错的一个卖点,bt董事会、市场部和托马斯那帮家伙,肯定会有兴趣的。
3、还是回到矩阵上来,我们还是不能扮演上帝的角色,全面打造出一个矩阵,而是载体们,也就是数据人们,自己打造出矩阵。元神项目未来运营,是在全球网络中,网络好比一个空空的地球,而里面的各种数据,就好比各种物质,里面的数据人,将在里面进行建设。
4、第一个方式,可以保留,继续研究。
“第三点,我还是不明白,你说它们能打造出自己的世界?”rio指着那3条小鱼,它们依旧在鱼缸里游来游去。
“不要低估了人类的意识,这和鱼儿是不能相比的。人类的意识,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数据网络世界,都会有惊人的创造力,只要还活着。你们看。”佩良指了指鱼缸的画面。
两条载体小鱼,它们似乎明白了对方是有灵魂的生物,欢快的相互追逐,还吐出了小小的水泡。而另外一条数据小鱼,依旧是机械的上下游动。载体小鱼的灵魂注入了数据小鱼的身体,沿用了数据身体的反应机制,适应了数据世界的规律,已经完全自行运转了。一旁的同步代码上,2条载体的数据也在不停的翻滚。
只是两条小鱼的载体,生活在一个小小的鱼缸矩阵之中,都开始产生互动和物质交换。如果是基于全球网络这个超大矩阵,而里面的插入了千千万万个人类的载体呢?无法想象。因为没有一个真正有智慧的意识尝试过。
“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今天的实验,只解决了用数据形式大地反应机制,代替本体的反应机制,使其成为纯粹的数据生命,但是,这个矩阵依旧是渲染出来的。阿志,可不可以把脑机升级,除了保留感官之外,反应机制也用数据形式进行替换?”佩良扭头问了下阿志。
阿志想都没想就回答:“反应机制本来就是数据模拟,脑机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数据型号,欺骗你的大脑,让你觉得你在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