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念叨,朱厚照想着王琼,王琼却在京城跟刘瑾对上了,不死不休那种。
本来好好的,王琼在忙着配合李东阳落实武举的事,刘瑾忙着揽权搂钱,两人八杆子打不着,王琼不会眼馋司礼监,刘瑾的手伸也不到军方去。
可这个鸿沟被宁王府给填上了。
宁王想着恢复王府的护卫营,派人上京大肆活动,被朱厚照顺水推舟允了,还帮刘瑾敲了一大笔。
钱出了,事也办成了,然后宁王觉得不实惠,因为别的王府也都允了,不知道是都收了钱还是只有他当冤大头。
想着继续试探,又或者顺手扒拉些好处,宁王又请旨给王府的承奉、乐工赐冠带。
这就是礼仪上的小事,刘瑾很轻易就给他办了,也就宁王自己在乎,图的是面子。
刘瑾已经不那么爱钱,万达街和宝和堂早喂饱了他,不会追求这么点贿赂。
可朱厚照让刘瑾误会了,他以为只要在宁王身上榨油水皇上就高兴。
如此宁府不断来求,刘瑾也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只要宁王别干造反杀头的事,刘瑾也乐得帮忙。
然后问题就来了,王府的闲杂人等都有了冠带,那些护卫营的将领呢?
将领的冠带可不那么容易得,不立下泼天大功,得不到斗牛服、飞鱼服。
这时宁王又有了些别样心思,有了护卫营,有了粮饷,如果能让护卫营的将领对自己死心塌地,岂不就是太宗故事?
心一热,宁王将主意打到武举上,给手下谋一个武举出身,冠带不就有了吗?有了面子里子,其它的还远吗?
朱厚照跟王琼说武人除了职位还得有荣誉感,王琼便为武举设立了前十名赐冠带的奖励,以激发热情。
宁王发现了这一条捷径。
这事又跟钱宁扯上了,好伎友臧贤的女婿与宁王府的司乐是发小,爱好相近臭味相投,就帮起了宁王府跑关系。
如果轨迹不变的话,臧贤也会被扯进去。
可现在臧贤跟着朱厚照南巡了,臧贤的女婿就求到了钱宁门上。
临出门前臧贤也托付了钱宁照看京中的家人,钱宁老忙了,所有圈里人的家宅他都得看着,睡觉都不敢眯实了眼。
可等钱宁知道这事时已经迟了,刘瑾让张文冕带着宁王府的承奉去了王琼那,送上了五千两,请王琼疏通一下武举的关节,宁王府想送五人进京赶考。
这就是明晃晃的作弊了,是个人都明白。
那不能啊,一下子要了一半的名额,当王德华是谁?
王琼给自己定义的人设是忠心耿耿,听起来似乎不对劲,可认真一想没毛病,奸臣与昏君是不是很配?丝滑!
不能送点钱就认为别人一定要收,虽然历史上王琼也收,可现在不一样。
朱厚照把王琼的身价抬高了,不就是几千两嘛,人王琼一个月的津贴都不止这个数。
王守仁念着德华先生的好,一直跟王琼分“脏”,从神机营将士身上“盘剥”来的钱与王琼二一添作五。
再加上朱厚照在皇产里给王琼留有股份分红,每年怎么着也能趁它个几万两。
所以王琼早就过了财务自由线,现在他看重的是实现人生价值。
宁王府谋划的事怀踩着了王琼的底线。
王琼希望有一番作为,而重开武举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对王琼有着特殊意义。
这是王琼真真正正独立完成的建策,被朱厚照接纳了,也交由王琼实施,武举成了王琼与朱厚照的纽带。
现在宁王府要玷污这根纽带,王琼怎么想?
没想法,干他丫的。
就你宁王府有钱?再有钱能比陛下有钱吗?
这笔钱还是在刘瑾授意下送来的,还有爪牙出面背书,王琼除了恨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