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击穿电压的材料。
这也是大家研究这么多年,哪怕获得无数专利,依旧对特高压输电没有信心的原因。
直到今天,你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傅松眨巴眨巴眼睛,发现自己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
说实话,不止这些专家激动,谢文自己内心也相当澎湃:“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们你的做法了吧?”
傅松点点头:“当然可以。”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认真聆听。
傅松道:“我的做法很简单,这台电阻器中的所有零件,都是你们之前设计的几十组方案中,性能最好的。
我把这些性能最好的部件进行组装,就有了现在的效果。”
“不可能!
关于将性能最好部件组装的事,我之前也做过。
但最后得到的击穿电压临界值只有891Kv,和最好的927Kv差了好几个等级。”
说话的是个中年人,傅松疑惑的看着他:“你确定你用的部件都是最好的?”
那人一愣,忽然走到谢文身边,一把抢过傅松给的部件序号,看了半天,才道:“你这不对啊?
根据我之前的测试,这些部件不仅不是最好的,大部分的性能反而极差。
如果按照理论分析,做出来的电阻器击穿电压的临界值能达到800Kv就不错了。”
傅松挠挠头:“我不太懂理论分析,不过我觉得很多时候,理论未必就对。
毕竟不是所有理论都像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精确,对吧?”
对方想反驳说自己的理论绝不可能出错,但呆愣了半天,依旧不知该如何开口。
因为事实在这放着,自己说得再多,都是狡辩。
其实傅松心里也十分奇怪。
自己明明是按照实际价格最高的组合选的部件啊,怎么……
难道自己眼睛看到的价格,是按照特高压标准定的价。
而特高压的标准,和部件本身的性能,并没有从属关系?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道:“各位,若我没猜错,咱们之前的判断,包括摸索出来的很多理论都出了问题。
只是在制作超级电阻这个方向上出了问题。
所以,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找到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
是罗景平。
看到老大发话,所有专家连连点头,接着在谢文的安排下,再次分工合作,有的查找原因,有的从新对这些部件的性能进行测量。
因为有傅松提供的“正确答桉”,大家的效率很高,只用了半天,完成了初步工作。
谢文将所有数据收集到一起,结果皱起眉头。
罗景平问:“怎么了?”
谢文:“不对啊,如果这些数据是真的,咱们之前的成果竟然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
“截然相反的理论?”罗景平一愣。
和哲学怎么说都有理不同,科学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学科。
因为真理拥有唯一性!
当然,很多时候,科学也会有争议。
比如关于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的问题,最后得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这虽然不太好理解,但理论上其实并不冲突。
真正起冲突的,只是人类的思维形成的误区。
但现在不同,理论的截然相反,意味着一个说一加一等于二,另一个说一加一不等于二。
它和一个说一加一等于二,另一个说一加一等于十看起来都是错的有着质的区别。
因为后者只需将其理解为二进制,就能迎刃而解。
罗景平问谢文:“是不是你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