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提前把秋税收了,怎么样?”赵构突然问道。
“杀鸡取卵,饮鸩止渴。”邵薄毫不客气。
赵构笑了,本就是试探,邵薄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足见他是账本子清楚。你要说出开源节流、勤俭持家的口风,说不定邵薄还能顺着说个一二三来。
“拉动内需,扩大市场。外贸出口,提升增长。”赵构不经意间,冒出这四句话。
“九爷,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邵薄的耳朵真是好使。
赵构笑道:“这几句话,目前还无法和你解释,过两天,我会召开经济会议,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不过,钱袋子你给我留的,太少了,你让我这个新上台的宋国一家之主,弄得抠抠索索的,什么也不敢干,还行?你得想办法?至少到五百万才行。”
“这……九爷,我可变不出钱来,您就是杀了我,也没用?”邵薄急了,三百万贯的缺口,去哪里弄?
赵构笑道:“我给你出一个招儿,叫作‘国债’发行,具体是这样子的,你以财政部的名义下发……”
邵薄晕乎乎地从凤楼出来,整件事儿,对他的冲击力太大了。官家是个什么脑子,这样的事情,都能想起来。一想起这个国债发行,邵薄也是有点忐忑不安,说实在话,这样的东西,就是拿国家的信誉在下赌注,关键,这是一个新君刚刚登基的朝代,“复兴国债”,名字都起好了。弄好了,就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弄不好,信誉丧失,以后不管干什么,都会步履维艰。一把豪赌啊!
不过,还是赵构给了他信心,就当他把这些问题提出来的时候,赵构对他说:“你能想到这些问题,说明你就是这块料。其次,你就对你的九爷这么没有信心吗?”
邵薄想了想,还真是,没有咱这位九爷干不成的。
宋国第一次经济会议,在垂拱殿召开。
会上,财政部部长邵薄做了靖康二年下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并且就“复兴国债”的发行,解读了其中的含义,下发了“复兴国债”暂行草案,提供给大家审阅。
政务内阁总丞李纲,就暂行草案,做了试运行的说明,号召大家带头,踊跃购买,只有官府成员积极响应,民间才敢放心购入。初步拟定三年期三百万国债,利率百分之四,由财政部在全国发行。
银行这个概念和实体,赵构目前还不打算以官方的形式出现。大宋的财富都在民间,这都是太祖爷实行的封椿库弄的,和现在的老百姓喜欢存钱一样。赵构决定先以民间资本的方式,成立钱庄,以钱庄为背景,保险业为抓手,建设实体经济来拉动内需。这个想法早就有,人选也选好了,都在梁景的基地进行培训,赵构还是觉得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几乎是后世所有的经济运行成熟的模式,都在赵构培训的范围,这一期的学员,已经达到了五百多人,都是经过层层甄选出来的,作为天子第一期的学生,将来要投放到各个领域,为赵构的宋国迈出的每一步保驾护航。
现在,财政部专门成立了一个国债发行部门,统筹运转司,是一个临时性机构,这里面的负责人,是梁扬祖,赵构已经把他调过来先负责此事,还有就是赵构先期培训的学员,一个叫陈佳,两浙路华亭人,一个叫王诚,河东路山西太原人。
以山西人的精明,加上华亭地区(今天的上海地区)特有的经商底蕴,赵构首先要推动捞钱计划,没有钱,就好像下面没有了家伙一样,干什么也不硬气。
这两个人,已经完全吃透赵构发行国债的思路、想法和目的,尽管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但面对赵构这盘大棋,还是在心里掀起滔天的巨浪。他们都是底层小吏拔擢上来的,最知道当初大宋官家缺钱,没有鸡生蛋的主意,只有杀鸡取卵的办法,只知道“加赋”、“加赋”,导致越加越穷,越加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