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的人,一般是要待上一会儿,有什么话里话外,我都给您记下来。”
赵构笑道:“过些日子,特管区很可能要办一些夜校,教大家学习汉语,不妨有空前去学学,以后这里会大肆扩建,很多宋人会来这里参与其中,学好汉语,对你的买卖大有帮助。这些夜校,是免费的,不收任何费用。”
不等井上一郎说话,一旁的小秀却是有些激动,问道:“小孩子可以吗?”
“当然可以,将来这里会建立很多学校,让孩子们免费上学堂、学汉语、学日语、学算数。还会建设大学,让孩子们学好知识,成为这个新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材。”赵构大手一挥,指着外面的世界说道。
这无疑给井上一家描绘出美好的未来,而且充满希望!
次日,就开过来一队施工队,负责协调接待的居然是横路三郎。这是赵构给他的命令,保证施工期间,不能受到任何干扰和破坏。
横路三郎非常忠实地执行了赵构的命令,与其说是对这个年轻的宋国人不吃底,倒不如说一个佩戴金镶玉腰带的流主对他的威慑更大。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过,这帮子搞建筑的,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强悍、杀伐的气势,就像一支军队,因为他们下意识的都会喊“到!”。
他们将井上的木屋下面空余的地面全部用石条铺底,沏出一条火龙通道,将整个房子的木地板全部换成刻花的石板地面,并且沏了一个取暖用的地炉,几节陶瓷做的烟囱竖立在角落里。这个地炉子,可以烧木柴、木炭、黑炭等等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两个铁皮炉子一个在大厅烧水温酒,一个放在厨房做饭,所有屋子都采用地火龙取暖技术,这些技术,在塞北特管区和北方地区,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另外一组,用院子里的木头,开始搭建两侧的包房,一些技工,开始测量所用板材,在一旁用木锯下料。分工明确,手艺娴熟。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所有工程已经全部完成。
横路三郎望着焕然一新的井上一郎的家,再看看门口飘扬的酒旗,上面已经变成两个字——“京酒”。
那个“京”字,是赵构填上的,而且,让小秀镶了一个黑色云纹边在上面,白底黑字黑色云纹边,很符合大宋简约文化的特点。
那个“京”字,随性大气,饮墨如水,和醉态肆意、略显憨萌的“酒”字正好相得益彰,一动一静,颇具神态,加上小秀新绣的云纹边,这面酒旗,已经吸引不少人了,起码横路三郎觉得,自己会被这面酒旗吸引。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些施工人员还带来大量的黑炭,还是那种泛着光亮的优质无烟黑炭,这种碳,很贵!
这些施工人员素质很高,连食物都是自己带着,还有专门的炊事人员,井上两口子和两个孩子能做的,就是一次次用新铁皮炉子给大家烧水喝。
将所有的建筑垃圾、边角料装上绝影车带走,带队的队长让井上一郎在一张施工单子上签上自己的大名,按上鲜红的手印,就那样走了。
所有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没有谈过一次钱的问题。
这让井上一郎心中惴惴不安,不过队长一番话,让他打消了不少顾虑,说这是赵九爷找人做的这件事,费用已经由赵九爷协调运达商行解决的,说这算是运达商行的一个分理处。
队长还说,如果需要一些货物,可直接找运达商行在平安京的总社去办理,就说是京东区井上分理处要的,会有人帮你处理。
并交给他一面银牌,上面是运达商行的通令牌,也是井上的身份牌。
井上一郎虽然不清楚这面银牌的分量,但能用纯银制造、制作精美的令牌,应该是很有势力的。
直到横路三郎要讨一口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