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赵构也知道崔敏姬志不在此,而是很喜欢有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一但进入后宫,则就意味着永远会失去这样的机会。至于有没有考虑后宫错综复杂的宫斗,要说没有,赵构还真不知道是信还是不信?
崔敏姬的聪明就在于此,她什么也不说破,但赵构却十分清楚她要表达的意思。
赵构点点头,不由得对崔敏姬又高看了一眼,这个女人,不简单。
“如此,我明白了。”赵构对崔敏姬投来一个赞赏的目光,表示自己心里接收到了崔敏姬的这份善意的表达。
崔敏姬低下头,继续做她的工作,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崔敏姬在日本岛之战中负责后勤保障,她还是最有发言权的,供应几支大军的作战需求,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不然怎么会累得昏迷过去,其中的甘苦辛劳,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个中难易。
“裁军是一个必经的阵痛,合成集团军的建设,才是重中之重。”赵构忽然说道。
崔敏姬抬起头,有些疑惑地望着赵构,对于大宋军队的编制,她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从最初的军团,到现在的集团军,再从赵构嘴里出现的合成集团军,难道一支军队还能成为百变之身?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件事你是有发言权的,日本岛登岛作战,包括后来的关中大战,都是你在负责后勤供应,可是咱们参战的部队有多少番号?有多少兵种?有多少人?这些部队的体制不同,作战目的和手段也不同,也就导致后勤供应出现多头对多头的供应体制,而这套体制最大的弊端就是编制上的重合和物资上的浪费。
以陆战队为例,既有海军的后勤,又有大帅府的联保基地,还有地方州府的供应渠道,既容易造成彼此推诿,又有可能诱发贪墨,还有可能造成物资浪费。需要的地方严重不足,而有的地方太过充裕。”赵构细说起日本岛战役,其中需要汲取的教训和总结的经验可是很多。
“而合成集团军的建设,就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在后勤供应上,只要做好联勤保障,就能解决这支合成集团军的所有后勤供应,一头对多头,这样一来,所有的供应体系都掌握在联勤保障部队这一条线上,这个经验,早在宋金之战中就得到了很好的实战检验,吴喜的联保司令干得很好,现在的联勤保障部队,已经具备综合保障能力,是时候打造合成集团军的时候了。”赵构很有信心地说道。
“可是大帅,好多将领恐怕还不能理解您的这份苦衷呢。”崔敏姬说道。
“任何一项改制,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总要迈出去这第一步才知道水深水浅,才知道这条路的艰辛曲折,不去走过,何谈感悟。敏姬,通知所有人员,明天上午九点皇议殿开会。”
从复兴八年到十年,赵构实行了时间由十二时辰向二十四小时的过渡使用,要求从复兴十年七月开始,全国各地统一实行二十四小时时间划分制。
次日,众多将军再次齐聚皇议殿,这次不是让他们来说,而是赵构一个人在说。
他的话题只有一个,为什么要裁军?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赵构连续发问:
大宋帝国的军队要忠于谁?
大宋帝国需要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如何打造这支军队?
赵构并没有给手下更多时间来讨论,他必须要做到在场的将军的思想都要统一到赵构的大旗之下。
大宋帝国的军队忠于谁?
要忠于中兴党,忠于大宋帝国,忠于大宋人民!要打造忠于中兴党领导下的大宋帝国人民国防军。
根据目前大宋帝国的发展和规划要求,必须建立一支具有领先当下其他国家和地区五十到一百年的强军,必须做到“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