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长安。
是他们劳心劳力,帮助李氏夺得了天下。
马三宝跑到延喜门说要觐见,明显是坏规矩了。
李氏要用文臣,自然得给文臣这种体面。
马三宝虽然提前请示了,但也能扣一顶心怀不轨的帽子。
刘文静就是觉得自己在大唐立国的时候,为大唐出的力比裴寂多,所以在李渊带裴寂远比他好的时候,心生不满,酒后妄言,最后被抄家灭族的。
不过,马三宝越是这样,越说明他要禀报的事情十分重要。
因为就李靖等人此次所执行的任务来看,只要人活着,并且回来了,就已经足够了。
李元吉根本就没在意李神通说什么,快速的问道:“人在何处,为何没有入宫?”
低官低爵在路过高官高爵,或者在路上碰上高官高爵的时候,必须礼让,就是其中的一条。
李元吉愣了一下。
有没有缴获,已经不重要了。
有人一人三马,有人一人双马,也有人一人单马。
“宣他进来。”
说完话,宇文宝就快速的离开了武德殿。
再说了,在大唐初立的这段日子里,所有文武大臣都知道大唐是怎么立国的,也为大唐出过不少力,也见证过群雄并起,所以在他们眼里,他们跟大唐是合作关系。
至于说马三宝带进来的四百甲士,会不会图谋不轨,会不会对他产生威胁,他根本不在意。
不过,李元吉现在也顾不上这个了,马三宝屡次犯戒,一定是遇到了什么急需入宫的事,所以还是召进宫了解清楚了再说。
如今终于有李靖的消息了,李元吉迫切的想知道李靖这几个月都经历了什么,人又在什么地方。
“延喜门?”
在刘文静这件事上,文武大臣们做了一些反思,李渊也做了一些反思。
说完这话,也不等李神通继续开口,李元吉就快速的对伺候在一侧的刘俊吩咐道:“快去看看马三宝到了何处,找到人以后,让他立刻进宫见我。”
李元吉猛然起身,追问道:“人在何处?”
严重一点的甚至会密谋造反。
杜如晦就是因为这一条规矩,被尹阿鼠打折了手指,吃了个哑巴亏。
宇文宝郑重的应允道:“臣遵命。”
其他人在宫中行车,那就是犯禁。
李元吉略微思量了一下,点点头道:“李靖能猜到颉利会派人封锁他们的退路,选择了便宜行事,是对的。
宇文宝道:“听回来传信的人说,李靖等人在突袭完突厥王庭以后,猜到颉利很有可能会派兵封锁他们的退路,再加上他们背后有一群临时组建起来的突厥大军追赶,所以就绕道往东走了,走到了代州。”
至于李靖此行有什么缴获,缴获是否丰富,宇文宝没说,李元吉也没问。
宫中行车也是有规矩的,目前为止,除了李渊,李建成,以及一众亲王,只有李纲、裴矩这两个已经七十岁高龄的人瑞才有资格在宫中行车。
在他们看来,给李氏做臣子和给李氏做仆人,完全是两码事。
镇守在通化门的守将想拦住安兴贵一行盘问一二的时候,被马三宝用皮鞭狠狠的抽了十几下。
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又立下了大功,怎么迎都不过分。
李元吉愣了一下,意外的道:“人怎么会在代州呢?”
臣子就是侍君王事,帮君王分忧的,属于君王高薪请来做事的人。
李氏要是拿他们当仆人看,那他们肯定会心生不满。
“召他觐见!”
虽然武臣们大多不在乎这个,可文臣们却十分在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