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携百官于神明台祭祀太一,可荀或几人全程心不在焉,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再加上御史台传出风声,正在彻查弹劾之事,京中大小官吏心生惶恐。
苗头不对呀!
京城为官大不易,能力如何还是次要的,政治敏感度肯定得拉满。
「今上是个心狠的,甫一登基就砍了四千颗人头,我等得谨小慎微,用心伺候啊。」
「兄台言之有理。」
「是啊,要起风了,我等需谨言慎行。吾回去就把家中的小子关起来,省得招惹是非。」
「对极,对极,吾儿也是个不消停的,这就派人回家,先关起来再说。」
不理百官如何议论,刘襄回城之后就把荀或、范贤、沮授、袁敏四人召到书房议事。
要想开发两湖,第一便是兴修水利,既要阻止汛期的洪水漫灌,又要把往年的积水排出,还得测量出湖面涨水的最大范围。若是辛辛苦苦的开出田地,汛期一涨水,全给淹了,那就白费力气了。
「此事由工部派人测量,绘制水文图册,以及水网规划。」这事很重要,刘襄叮嘱道:「事情很难,但需尽快完成,一定要测量准确。」
袁敏拱手应命:「臣亲自带人去办,绝不负陛下重托。」
「黄河大堤亦不能疏忽,那是第一等的大事,以宽河固堤之法,约束涨水之时的洪峰,二十里宽的河道也可在枯水季节派人挖泥清淤,此为百年工程,亦可为后世治理黄河提供思路,绝不能有丝毫错漏。」
治理黄河是所有中原王朝必须要面对的头等大事,刘襄所用的办法是参考现代治河的思路,只是以汉代的建筑技术,完成不了中上游的调沙工程,所以只能在中下游使笨功夫。
就是扩大河道,减缓洪水冲击的力度,两岸加固河堤阻拦洪峰,然后在枯水季节,派人挖掘水退之后留下的淤积泥沙,在二十里宽的河道之内,人工引导黄河改道。
黄河淤积是自然原因,既然解决不了根源,就只能治标了,在枯水季节用人力清淤,这几年挖掘两侧,等河心淤积过高,河水自然会在两侧流淌,露出河心,那时候再挖掘中间露出来的河床。
目的就是减缓和阻止黄河成为地上河,只要不成为地上河,黄河的灾害就不会那么严重,一溃千里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就是黄河两岸的百姓要受累了,每年都跑不了去挖河的劳役,如果这个办法被后世采用,那里的百姓可能要挖河上千年,直到治河技术突破到能够在中上游修筑调沙工程。
累一点,总比被滚滚黄河冲毁家园要强。
几千里河道,上千万百姓,这是一场战争,人与自然的战争,可能要打一千年!
这是华夏民族的宿命,自我们的祖先在黄河流域兴盛繁衍开始,战争就一直在持续。这条河养育着我们,这条河磨砺着我们。
….
华夏民族刻在骨子里的反抗精神便是由此而来。
天塌了我们去补,洪水来了我们去治,我们从不逃避,我们从来不是神仙圈养的牛羊。这就是华夏文明与其他文明最大的不同,这也是所有古文明,只有我们没有断绝的原因所在。
黄河是条害河,但她是我们的母亲河,这位母亲一点都不溺爱子女,她一直在摔打我们,让我们变得坚强。
一想到黄河,刘襄心中百味参杂,这条河太能折腾了,跟个更年期的中年妇女似的。
推荐下,@
「哈哈,一想到黄河,思绪飘飞,有些失神了。唉~,建河堤只是治理黄河的第一步,以后每年都得征发劳役,挖河清淤,这是个长期的工程,黄河两岸的百姓要受累了。」
「陛下心怀百姓,臣等钦佩,治理水患也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