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辰深吸一口气:“眼下这情况,不可能太高,一下子太高容易吓到他们。”
“慢慢提吧,先定半成商税。”
之前,一百石米,只需要交两石出来,改成半成商税后,就需要多交三石了。
虽然半成不高,但未来还可以慢慢提。
现在一下提到三成,怕是商贾都得炸开锅了。
不过,多了这三石,朝廷的商税就翻了一倍。
以往每年商税,实物折合现银,最多有两百万两,那么现在就有五百万两。
一下子多了三百万两,这对朝廷来说是何等的收获?
要知道,根据《中华财政通史》的记载,永乐朝十三年的赋税,实物折合现银加在一起,最高也才两千万啊。
夏原吉也觉得很有道理:“好,那就先定半成商税。”
余学夔疲惫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多得的商税,可以对应减少各地的农税。”
这是徐老和他们翰林院努力的结果。
终究还是让利于民啊。
朱辰笑着颔首:“不错。”
“敢问夏大人,朝廷农税是多少?”
说起各种税务,夏原吉滔滔不绝:“洪武年间,江南地区是一成农税,其他各地是半成农税。”
朱辰心里有数了。
也就是说,洪武年间,江南收百分之十,其他地区收百分之五。
这与他预想的差不多。
朱元璋对功臣毫不手软,但对天下百姓来说,他的确是个好皇帝。
因为他舍不得多收百姓农税,生怕饿死了他们。
“现在呢?”朱辰问道。
夏原吉道:“现在也差不多。”
朱辰沉吟片刻:“不如百斗米就收四斗吧。”
也就是说,5%的农税,被压到4%了。
江南地区,也同步从百分之十,压到百分之九吧。
不要小瞧这1%,少了这一斗米,就有可能饿死人啊。
这就是古代的现况!
夏原吉颔首道:“好,那就收四斗吧。”
余学夔脸上多了一抹欣慰:“徐老在天有灵,得知这个消息,也会开怀大笑吧。”
说到徐老,大家的气氛都比较沉重。
朱辰沉默片刻,继续道:“既然大明打算重商税,就该开放一些禁商的行为,那些不严重的生意,就逐渐开放吧。”
“朝廷加以把控就是了。”
顿了顿,朱辰道:“争取将大明收税重心,彻底转移到商业上来,改善百姓无余粮的行为。”
少交税,就意味着百姓能屯粮,有了屯粮,灾年的时候就不用去卖地了,土地兼并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抬起头,朱辰看向天上:“徐老就在天上看着我们呢,我们早一日完成他的执念,他才能含笑九泉吧。”
余学夔,夏原吉两位大人的脸上,也多了一抹坚定和急迫。
这是徐老用命换来的机会,他们必须成功!
朱辰看向了夏原吉,笑道:“夏大人,至于开放商业的问题,我就不如您懂了。”
“您是户部出身,各项商业您肯定比我清楚 。”
夏原吉郑重道:“是啊,盐铁茶税,关税,布匹,马税等税,俱在我心中。”
朱辰笑道:“那就麻烦夏大人了。”
夏原吉神色一肃:“朱案首说得哪里话,徐老都为此而死了,我岂能说麻烦?”
得到了具体的答案,夏原吉和余学夔这才离开朱府。
两人前往户部,商量该开放哪些商业行为了。
这一夜,他们没回家,商讨到天明。
待到两人精疲力尽,这才将那些可以开放的商业行为列了一张表出来。
“终于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