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底层势力不会,所以需要足够的武力震慑才行。”“同样,这些海外的资产,也需要足够的保护,至少在面对一些挑衅时,有可以还击的能力。”“我将会签署特别令旨,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商会的成员有自主决策能力,并且这些行为,将会得到朝廷的支持。”这特别签署的令旨,其实就是已经相当于私掠许可证了。不过大明作为文明礼仪之邦,自然不会像历史上那么血腥残酷。至少来说,在出现人口引进的时候,西方人不会注重‘货物’的生命,而大明这边,不仅正常的饭食,也同样会医疗,保障人员安全。因为传染病的缘故,这些被大明引进的人口,不管是来自于哪里的国家,都不会被允许直接进入到像是京师或者其他的府城里。而是事先有准备好的偏僻所在,进行开荒种植,或者是劳作建设。张伯在接到朱英的令旨后,立即就开始了先期的准备工作。远洋贸易商会,可不是什么家族都能进入的。朱英点名允许的几个家族,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朱英自己扶持起来的,并且有很不错的成绩。而要加入到远洋贸易中来,首先就是要巨额的入会费了。入会费不算多,是独立在股份之外,首先就是要缴纳两万贯宝钞。这跟船票差不多,意味着哪怕是散人,只要是良民,都可以参与到远洋贸易中来。其中还有一些特别的限制,比如货物的携带数目等等。然后就是股份参与了。在远洋贸易行会中,朱英这边只保留三成的原始股份,这一块实际上是规划到内帑里。之所以不是绝对控股,首先是因为没有必要。商会的制度,是以几个大家族为共同参与,类似于议会的形式来决定问题。朱英这块只是最初的武力保障。包括是这些股份所售卖出去的宝钞,朱英也没打算私吞,哪怕他私吞也没人敢说什么。这些钱财都会用于整个远洋贸易商会的投资,运转。七成的股份,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在定价上,可是能够卖出上千万贯宝钞出来。这上千万贯宝钞,便就是整个商会的原始资金。其实这次朱英的东西,已经是超过三成股份的价值了。单单就武装力量,比如说退役士兵的引入,就不是钱财可以达到的。当然,这些护卫的薪水,后续都由商会支出。许多家族在听了张伯对商会后续讲述后,就恨不得把全部身家都投入进来。不管是在谁看来,有着太孙殿下参与的远洋贸易商会,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尤其是太孙殿下还给这商会开出了不少的便利。最主要的是,这是在所有太孙殿下参与的买卖中,唯一一次把股份的钱财,都放入到商会里面。其实就算朱英在里头拿走许多,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只是上千万贯宝钞虽说,可就现在的朱英看来,还真的不算什么。这个远洋贸易商会后续所产生的价值,绝对不仅仅在千万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