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昌,都有些犹豫的样子,姜星火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他们不是不懂姜星火的安排,而是心里没底。
所谓排炮跨射,便是以火炮的弹幕来隔断白莲教叛军主力和混入百姓的前锋,而新式轻型青铜野战炮足足运来了数十门之多,足以形成排炮跨射,如此一来,这样哪怕白莲教叛军混进了百姓堆里,也是孤立无援的状态,就造成不了什么危害了。
而这种战术,在这个世界,毫不夸张的说,是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为什么?
因为在姜星火指导发明的新式轻型青铜野战炮发明、列装出来之前,以前的大炮都是笨重的,固定到城头几乎不可移动的。
即便是有人移动过大炮进行野战,也没人在战斗里组成炮群,进行弹幕隔断。
原因很简单,火炮跨射形成弹幕隔断,需要两个基础前置条件。
一是齐射,二是速射。
以前的大炮首先是炮管造的稀烂,一个炮弹打一百次,一百次能落在不同的、散布范围极大的点上,其次是缺乏相关的炮兵几何学知识,如果炮弹打的东倒西歪组成不了弹幕,就压根谈不上阻断;而速射则是根本做不到,因为洪武时代的火炮普遍是大口径的铁炮或石炮,装填速度堪称惨不忍睹。
所以,从来都没人用过的战术,第一次拿到战场上,谁心里能有底?
“走,先去炮营看看火炮。”
炮营离得并不远,这些火炮都是柳升他们的看家宝贝,自然珍贵得很。
炮营这儿,虽然只有一个千户的兵力,但却明哨暗哨,布置了不少。
“校长好!”
一名穿着牛皮甲的军校生跑了过来迎接。
“打开仓库,临战前查验一下火炮。”
姜星火掏出了自己的腰牌递给了他,走完正规程序后,被储存在临时仓库的数十门火炮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姜星火给兵仗局的技术指标,是参照欧洲三十年战争时期军事变革涌现出的经典轻型青铜野战炮,也就是1628年“克莱恩·德拉克”型轻型加农炮。
事实上,古斯塔夫军事变革里,首先野战炮就是需要考虑轻量化,这是炮兵改革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今被姜星火提前二百年搬出来,以大明的技术,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这种火炮是三磅青铜炮,通常被称为军团炮。
该炮原尺寸为长度1225毫米,口径78毫米,炮管/口径比约16,重三百斤到四百斤,含炮车的重量则为六百斤,现在换算成明制的度量衡,造出来产品跟原型区别也不大。
通常会由两匹马牵引,只需两名炮兵操作即可,可以发射两种最常见的弹药(实心弹丸、霰弹),实心弹丸能打八百到一千米,霰弹能打二百米。
之所以这么轻,是由于铜炮延展性好,炮管可以造的比镔铁炮更加的轻薄且坚韧,跟洪武时期以镔铁或石头所铸成的大将军炮动辄数千斤比,明军新列装的青铜野战炮,可谓是做到了全面“瘦身”。
这便是说,纯铜当然是很软的,不适合制造火炮,但是添加正确比例的锡(91的铜和9的锡)可以产生一种坚韧的合金,也就是俗称的炮铜,即铸炮用的青铜,炮铜比纯铜纯锡都要坚硬,而且熔点略低于纯铜但远高于纯锡,铸造出来的炮,重量也比镔铁炮要轻得多得多,只有数百斤重,完全可以做到用骡马快速野战机动。
不要小瞧这一点,骡马化的快速炮兵部队,放到一战都不落伍,只是炮不同了而已。
除此以外,铜炮优点多多,譬如由于铜元素要比铁元素更稳定,冶炼过程中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杂质,铜炮的纯度往往比铁炮要高,而且炉温也低了好几百度,还不像铁那么脆,炸膛造成的杀伤要小,且耐腐蚀等等等等。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