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二百八十一章 半虚半实的底牌(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还是闭合。左看右看,好像是平行的,这又是什么意思?

正当李大人走神研究麦公公脚尖时,廷杖重重落下了!当即感受到整个身体后部突然热辣辣的,好似被火烧了一般,随后又卷起一波一波的剧痛直入心扉。

对此不太有心理准备,李大人疼得忍不住惨叫出来:“啊!!!!!”

他本来还想一边挨打一边继续高喊口号,现在哪里还喊得出来…廷杖滋味与在县衙被打板子的差距怎么这样大?李大人当年做衙役被追比时挨过板子,本来他还以为廷杖与打板子感觉差不多,倚仗自己健壮身体没有很在意。现在才知道,几十下廷杖真有可能要人命的!

想至此,李佑头皮都发麻,这下可玩大了。

立刻又是一下,李大人仍忍不住鬼哭狼嚎的惨叫。

正当这时,救星出现了。从武英殿中奔出小内监,叫道:“太后有旨!停住停住!”

又跑到麦公公身前,躬身道:“太后传李佑上殿。”

掌刑锦衣卫闻言只好收了手,轻轻抚摸着廷杖上包有铁皮的一头,微微叹口气,盯着李大人的尊臀很是意犹未尽。上次掌廷杖是什么时候?差不多有十年了罢,可惜一手打廷杖的好绝技荒废久矣…李佑感到万幸中之不幸,廷杖居然疼痛到如此地步;再感到不幸中之万幸,只挨了两下便戛然而止了。不过只有两下廷杖,能不能收到扬名效果?有点拿不准。

却听见麦公公对掌刑锦衣卫嘱咐道:“先不要收杖,说不定李大人过一会儿还要被打。”

在李大人强烈要求之下,传旨小内监被迫扶住衣冠不整的他,并踉踉跄跄的上殿,一付重伤在身的样子。

在群臣众目睽睽之下,李大人谢过止刑之恩后,便听太后道:“你查案可有所得?如实道来,若有半句谎言罪上加罚!”

李佑从袖中掏出折子,奏道:“现查得,国子监典簿厅小吏张某,与绳愆厅小吏方某串连为歼,并由方某水中投毒,致六监生夜间暴毙。”

听到这里,众人皆有点失望,这算什么?能让太后和首辅心虚的猛料呢?

李佑不急不忙继续奏道:“还查得,案犯张某与监中官生钱某最为要好,甚有交情,国子监师生皆可作证。另查得,钱某在臣断案之机,有妄图脱逃出监之举。至于其他,至今没有实证,尚须臣继续勘查,谨先奏闻。”

姓钱的官生?钱太后的钱?

有些对勋贵熟悉的大臣已经想起来了,钱太后两个兄长中,长兄钱泰袭了老国丈爵位为新宁侯,但二兄钱安被群臣阻止没有封爵,他儿子便以恩荫入监读书。莫非李佑嘴里的钱监生就是此人?

虽然李大人十分狡猾,口口声声说没有实证表示钱监生与命案有关,但说者有意,听者有心。殿中大多数人已经自动脑补出了剧情,并画出了钱监生到张某,再从张某到方某这条线。

在他们这个层次的认知中,很多事只需要“真相”,不需要证据的。说白了,证据都是给低层次的人看热闹的。

他们所想正如李佑断案时说的,没有撑腰之人,两个毫无干系的小吏怎敢去作下如此大案?钱监生是这个撑腰之人吗?似乎分量不够,再后面呢?

慈圣皇太后猛然听到钱监生,大为震动。她没想到这个案子与自己能扯上关系,更没有想到竟然被李佑拿她侄子当主谋嫌疑。难道她从一开始就猜错了方向?她的兄长到底为的是什么?

李佑到底查出多少内情?手里究竟有没有真凭实据?是真没有查出结果还是故意引而不发等待时机?钱太后左思右想也看不透李佑的底牌。

其实李佑手里头也就只有已经说出来的这些货色,其他再没有任何猛料可以拿出手。半年前的案子了,几天内哪能查到太多线索?他现在相当于空城计而已。

今天事态发展成这般混乱境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