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独自踏入了母亲吴夫人的居所。
这是一座古朴而庄严的庭院,岁月在青砖黛瓦间刻下了痕迹,却也赋予了它无尽的沉稳与坚韧。孙权心中五味杂陈,步伐却异常坚定,他知道,自己即将踏上的,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未知的道路。
走进内室,一名妇人正端坐于案前,这名美妇宛如一朵历经春秋、更显风韵的牡丹。她身姿依旧挺拔而不失柔美,岁月似乎格外眷顾于她,只在她身上留下了淡淡的、优雅的痕迹。她的面容,虽非少女般的稚嫩与纯真,却多了一份成熟与温婉。双眸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又藏着无数未言的柔情与智慧。眼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历经世事的从容与淡然,笑起来时更是如同春风拂面,温暖人心。这位就是孙策、孙权的生母吴夫人。
吴夫人此时手中轻抚着一串念珠,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忧虑与不安。
孙权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酸楚,他快步上前,跪倒在母亲面前,声音哽咽道:“母亲,孩儿有话要说。”
吴夫人抬头,见孙权神色凝重,忙放下念珠,温声问道:“权儿,有何事让你如此焦急?”
孙权深吸一口气,将孙策投降吕布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随着话语的流淌,他的眼眶也渐渐泛红,声音中充满了不甘与决心:“兄长之举,虽令人痛心,但江东不能一日无主。孩儿愿挺身而出,重新掌控江东三郡,为父兄之业,更为江东百姓之安宁,誓死不退!”
吴夫人闻言,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抹震惊与忧虑。她深知,这个决定对于年仅十七岁的孙权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已经投降吕布的孙策等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对于江东三郡的百姓又意味着什么!
“只要你兄长还活着,那就好!那就好!”作为一名母亲,她知道生在这乱世当中,没有什么比自己孩子的生命更重要的。吴夫人说着,双眼忍不住湿润了,所谓知子莫如母,对于这两个儿子的性格,她再清楚不过了。
长子孙策被誉为“小霸王”,他不仅武艺超群,更以心胸豁达着称于世。他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阳,能够瞬间驱散人心中的阴霾。在与人交往中,孙策从不斤斤计较,而是以大局为重,广结天下英雄豪杰。他的豁达不仅体现在对外的宽容上,更在于内心的坦荡与无私。
而次子孙权,则是以其深邃的城府和谨慎的性格着称。他如同深潭中的潜龙,表面平静无波,实则内心波涛汹涌,谋定而后动。孙权善于观察人心,能够准确判断形势,做出最为有利的决策。他深知权力的游戏残酷无情,因此从不轻易展露自己的底牌,而是用一层又一层的城府将自己保护得严严实实。
演义中,孙策给孙权的临终遗言是: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而孙权知道孙策与周瑜的关系,再加上周瑜的影响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断疏远周瑜,最终周瑜出走采桑,郁郁而终。而孙策的子女,则如同被关进了囚牢一样生活着。
孙权紧紧盯着自己的母亲,吴夫人也看着他。
“我儿呀!你想过没有,如果你兄长投降了吕布,而你却带领三郡反抗,到时候你们兄弟二人如何再相见!你兄长在吕布那里如何生存!这些你都想过没有!还有江东几十万百姓,再遭受战火的洗礼!”吴夫人质问孙权。
面对母亲的质问,孙权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深思。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母亲所言极是,孩儿在来此之前,已将这些利害关系反复思量。”
“兄长投降吕布,实非他所愿,亦非江东之福。然则,身为孙家子孙,守护江东基业,保我百姓安宁,乃是我等不可推卸之责。兄长虽身处逆境,但孩儿相信,以兄长的智勇与气节,定能寻机脱困,重振旗鼓。”孙权语气中透露出对兄长的信任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