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印象了,只记得那个夏天超级炎热,然后我们的房东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
那老头可凶了,会用吴语骂我们,我第一个学会的吴语词汇就是十三点,从他哪儿学的。
还有一个就是当时我们的数学老师,是个很刻薄的中年女性,天天都在打压我,说我笨什么的。
我那个时候刚从广东转学到江苏,两边教材不一样,广东是人教版,江苏是苏教版。
所以我入学考试考得稀烂,那会儿八岁,开学第一天那个数学老师就问我八岁上什么三年级,应该上二年级,而且我还这么笨,教都教不会之类的。
从她以后我就一直学不好数学了。
然后还还还有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头,是教语文的,也比较难评,他很喜欢男生,就是有些重男轻女。
多的不提也罢,反正这两个学期待得我浑身难受,当时发誓再也不来这个地方了,还是年纪太轻,这不就真香了吗。
我因为这些事情一直对吴语印象不太好,不过是我个人的原因哈,大家不要刻板印象。
因为现在看到的这些美丽景色完全可以弥补我小时候受到的伤害,而且我也有很多江浙朋友人也都很好。”
天幕下的观众们恍然大悟,原来俞悦小时候还有这一节渊源,那她不喜欢确实也情有可原。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宋—李清照:没事悦悦,以后就不会有这种事发生了。
蒹葭苍苍:害,只能说坏人变老了,但是现在的年轻人都还挺好的,欢迎大家来江浙玩捏。
东晋—王羲之:当是悦娘子运气不太好,今日一路走来都是友善的行人。
......
俞悦有再多的委屈其实也早就和自己和解了,但看着弹幕里大家七嘴八舌的安慰她还是挺开心的
俞悦这边说完,徐桢一脸慈爱地看着她,看得俞悦一阵恶寒:“不是姐们,你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恶心心。”
徐桢:“......”
徐桢摸了摸鼻子:“这不是听你说完觉得你惨惨的吗,不过没事,我们用美景治愈童年。”
俞悦:“......也行吧。”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走到书圣故里,俞悦第次感叹不愧是江南,这也太好看了。
然后她俩一头撞进了这个十分富有文化气息的地方。
其实她们在还没进门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书圣故里旁边有很多特别有意思的小店了,只是她们打算先逛故居。
俞悦:“其实说是书圣故里,还蛮大的,并不止只有一座房子,我们刚才说的蔡元培故居也包括在里面。
相信大家其实也都看到了,这里还有很多人生活居住,而且许多墙上也都有王羲之的书法,氛围感拿捏得死死的。”
徐桢:“而且我在外面还看到了好多书店之类的,要不是我比较喜欢楷书待会儿高低买两本字帖回去练练。”
俞悦:“强者的气息。”
徐桢非常自然地受了俞悦的这一句夸奖,她就是强者没错!
天幕下王羲之听了半天,可算见她们走到地方了,不过其实也无所谓,因为他的“故居”看上去和周围完全融为一体。
整个小镇都很宁静,他喜欢这种宁静,路过的人们即使交谈也都在有意地控制音量,不会让人觉得烦。
那参观就参观吧,书圣其实也无所谓,这种状态好像更适合他创作,反正实在受不了他还可以关了天幕。
另一边的谢家,谢安谢道韫等人也围坐在一块儿津津有味地看俞悦她们的“绍兴宣传大片”。
谢安赞了一句后人把王羲之的书法刷在墙上的行为:“倒是颇具巧思,给整个小城更添几分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