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看向社稷宫,低声喃喃道:
“大王,你如此安排,定然有其道理。”
社稷宫中。
帝辛对于朝歌城中发生的一切,全都了然于心。
有蒸蒸日上的大商国运支持,他炼化九鼎时,依然可以关注大商的一切变化。
此时,整个大商帝畿中发生的一切,他都知道。
赵公明的话,他当然也听得清楚。
他不由得眼角微微一跳,道:
“老太师和老丞相是不是受到影响,孤不知道。”
“但放飞自我是有的,而且相当严重。”
他看了一眼商容,心中推演一番,发现老丞相已经十八日没有休息过了。
任何凡人都不可能坚持得住,有浩然正气护体的大儒也不行。
“没日没夜的工作,从不休息,莫非商容也参悟了某种大道?”
“难道是怨种记忆里的工作大道?”
“不管他了。”
“当务之急,还是炼化兖州鼎。”
他看向兖州鼎,只见上面的铜锈已经消去三成。
不断灌入兖州鼎的国运中,越来越多的浩然正气加入其中。
这些浩然正气,全都来自这一次参加科考的学子。
帝辛满意地轻轻点头,道:
“不错,科举可以为大商创造出更多的人才。”
“更多的人才就意味着国运的增长。”
“而这一切,又会反哺到九鼎上。”
“看来,兖州鼎会因为这一次科举考试,提前一个月完成炼化了。”
习武二十年,封神台前斩姜子牙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