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36章 华亭鹤唳,康居僧人康僧会(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步家能有此佳丽,必是步练师无疑了。

孙权南征北战,留恋于权势当中,遗忘了很多生活上的细枝末节。

他想了想还是没有上前打扰,而是决定回建业后,再向步骘示意。

步家没理由拒绝这样的联姻,简直是天降的富贵。

孙权美滋滋地度过一宿,养足精神继续游历吴会。

他的下一站是华亭,派人找到了传说中的华亭谷。

这是吴郡的小众景点,为文人雅士所称道。

传闻,华亭鹤唳最为响亮、悠扬。

而真正让华亭鹤唳闻名于世的是历史上的陆机。

他遭受司马家族迫害时,发出最后的感慨:

“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

后来陆家子弟常常来华亭驱赶鹤鹳,听它们的鸣唱祭祀先祖。

孙权举办科举后,江东便成为士族子弟的游览圣地。

荆州、益州、凉州、广州、交州等地的读书人,都汇聚到江东。

他们成群结队抱团游学,自然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闻。

华亭听鹤唳,也成为其中一景。

这时候华亭还没有设县,处于相当荒凉之地。

而后世,此地位于最繁华的上海。

孙权和周瑜畅谈着吴会趣事,脸上满是淡淡的笑意。

寂静的华亭谷中,忽然传来一阵清脆而又凄厉的鹤唳。

高亢的声音划破长空,如同一把利剑。

直直地穿透了层层叠叠的芦苇,悠扬地传荡着。

侍卫们乘坐着轻舟,用竹竿轻掠茂密的芦苇地。

受惊的鹤鹳,振翅起飞。

鹤唳之声高亢激昂,仿佛在向天地诉说着无尽的悲愤与不甘。

时而又悠扬婉转,好似在呼唤着远方的同伴,透着深深的孤独与思恋。

周瑜沉浸在鹤唳的雅趣中,翩翩如王侯世家公子。

孙权一袭玄袍,目光深邃若渊,散发出一种高贵而冷冽的气息。

那一声声鹤唳,宛如空灵的乐章,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愁。

孙权隐约明白,为何文人雅士,都会情不自禁地喜欢鹤。

它们在风中翱翔着,扰乱了流云,显得自由而高贵。

一些灰头土脸游玩的士子,听到如此密集的鹤唳声,纷纷抒发“怀才不遇”的胸襟。

还有大声吟唱《诗经》,争相诵读《离骚》之士,为华亭谷增色不少。

孙权和周瑜欣赏了半个时辰,兴尽而归。

途中他们遇到一位年轻的僧人,正在传颂佛法。

僧人周围围绕着一群身穿旧麻布的百姓,争相领取佛门的小礼品。

当年孙策遇于吉,直呼其“妖道”。

眼前的场景,隐约似曾相识。

周瑜拱手请示后,独自上前打探消息。

不稍一刻钟,他便带着情报回来。

“此人不像是汉人呐。”孙权好奇道。

“主公推断得不错,此僧名为康僧会。”

“祖籍康居,世居大月氏国,幼时随着父亲迁居交趾。”

“其秉承佛旨,来到江东弘传佛法,广结善缘。”

周瑜听说康僧会的出身时,尤为震惊。

随着江东强势地西征,和世界大国的接触自然也越来越频繁。

一个支谦,一个康僧会。光是孙权有所耳闻的,就有数人。

他瞬间起了小心思,一个统一的佛门,不利于江东的管理。

最好扶持一个新的佛门教派,和支谦分庭抗礼。

而且,随着丝绸之路的通畅,江东怎么也得储备一些外籍人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