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小学班。
学院里,一共三个班,不按年龄分,按学历分。小学班的学生,要么没上过学,读过书,要么就是只会皮毛的那一类。
而中学班则是学过,但还没有考取功名的学生。
大学班则至少都是童生以上的学子。
傍晚,季九宁又给邺王写了一封,她在信中说当初皇帝赐下的福暖村,如今变成了福暖县!且明日县城里的书院就要开学了,而自己和两个弟弟,也报名了,要一起去读书上学了!
还说自己造出了白纸,还给邺王送了一沓纸,以及一本书,《卢公传》,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一代护国将军,陪皇帝打天下,安天下,而后被卸磨杀驴的故事!
这次只送信和纸,所以是陈文带着季九宁的信物去了。
……
第二日一早,所有报名的学子,皆手拿县衙盖章的报名书,由家人陪伴着来到书院门口,排队等候,季九宁和小时小辰也在排队之列。
樱珠带着小时和小辰,季九宁则由叶青陪着。
教学楼里,魏宁威和秦大勇亲自陪着何老等人看着外面的报名情形。
高楼上,视线一览无余。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几位年纪大了,眼神儿不算好,尤其何老,年轻时为了出人头地,寒窗苦读多年,早已熬坏了眼睛。
当他问起季九宁时,听到魏宁威说在排队入学登记呢,顿时惊讶的朝着门口处望去。
可惜,人太多了,他怎么也看不真切!
直到季九宁进入书院,朝着教学楼走来,他们才看清楚。
直直上楼,来到他身边,躬身行学生礼:“先生拜见诸位老师!”
昨日不知是她,今日已知是她,再听到这句话,何老只觉得心酸,这孩子还是一如当年!
“何故去排队?直接入学不是更方便?”何老忍不住故意问了一句。
季九宁笑道:“礼不可废,规矩也是一样,学生不想搞特权,这书院里亦不容许搞特权。”
她如此说,既是解释,也是明晃晃的告诉几位先生,这座书院没有特权这回事!
何老脸上终于有了笑意,他像对暗号般嘀咕了一句:“你如今也能安安稳稳的好好读书了。”
谁知季九宁竟然真的回他了:“是啊,老师以后不必再为学生担忧了!”
她这话一出,何老顿时眼眶就红了,转过身去看书院大门处,不想其他人看到他的异样!
但季九宁知晓,她也心酸。
当初她在看到信纸的时候,就想起过何老,但也仅仅是听他课的一点点画面,所以在昨日见面时,因是他,而改了称呼,并自称了学生。
昨日晚间,她在书房待了很久,回忆“季九宁”的记忆,这位何老先生竟是在她遭难后,唯二对她充满善意的人,也帮助过她。
自从自己来了以后,就没有主动去回忆过季九宁的生前记忆,熟人熟事也少,加之年纪太小,深刻的记忆大多都是父母和弟弟们,后来回想起来了魏宁威父女。
如今回想,在京都那段日子,竟是季九宁最痛苦的回忆,当初的她刻意封闭了那段记忆。
倒是让如今的自己回忆起来,原来不止是那场刺杀,和那场大火,更有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痛苦和难熬,一个六岁的小女孩,为了两个弟弟,硬生生的忍着痛苦过日子。
昨夜的季九宁许是感同身受的缘故,哭了很久。
为曾经的季九宁难过,心疼她的遭遇和隐忍,同时也欣赏她坚强不屈的性子,虽是女子,年龄又小,但她令人佩服!
季九宁与何老之间的相处并不多,却在那两次里,出言维护过她。
因她知晓皇帝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