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周阳死后,周阳爹娘缓了很久才缓过来,如今已能面对。
饭后,周安安照样小坐一会儿,和大家聊聊家常,喝喝茶。
临走时,周安安还去了周家的祖坟,祭拜了她这具身体的父母和祖辈。
等到上马车离开时,已经是未时末了。
“夫人,我们现在回刘家村,还是直接到县城?”
“当然是刘家村啊。”
还没和自己村子的人叙叙旧呢。
马车嘚嘚嘚地往刘家村跑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向西落下,似黄似紫的暮霭笼罩着身后一个一个小山村。
夜色降临时,周安安才回到自家门口。
李明忠已经先带着家人回县城了,他们经过这一番折腾,恨不得赶紧回家,给李飞补补。
“你明天再回吧,今晚在村子里找户人家对付一晚。”周安安对李家车夫说。
“是,是,谢谢夫人。”
车夫不敢提住到刘家,还好村里人有接受借宿的。
“我还要在这待两天吧,你明日回去和你家主子说,我去府城之前会到他那里看看。”
“好的,一定带到。”
打发走车夫,周安安往刘林家走去。
也不知道村长家还有没有剩饭,她就一个人,不想特地去烧火做饭,去熟人家随便对付几口呗。至于车夫,完全不在她的考虑范围。
刘林家今天吃得晚,因为家家户户都忙着晒粮,恨不得太阳晚点下山,所以大家都是晒到最后一抹余阳,等把粮食收拢,天都黑了。
周安安来得正巧,刘林家刚刚开饭。
“弟妹,这么晚才回啊,快进来吃饭,我们刚要吃呢。”刘林的妻子最先看到周安安,立马招呼她进来。
“不瞒老姐姐,我刚从周家村回来,一个人不想开火,就想着来您家蹭饭吃呢。”
“来,你想来就来,我们又不是外人。志伟他娘,再拿一副碗筷,你周婶子今晚在这吃。”
“唉。”刘志伟的娘亲是个老实女人,闻言还提出要不要再炒两个菜。
“不用,不用,你们累一天了,别麻烦,我不饿。”
“再炒盘鸡蛋,我去炒,很快的,你先坐。”刘林妻子不容反驳,把周安安领进堂屋,就跑去灶房。
周安安来不及说话,刘林已经带着儿子孙辈从堂屋出来。
“弟妹别客气,志伟平时在府城还不是多亏你们照顾。快进来坐,我们先吃,孩子他娘很快就好了。”
周安安就这样被刘林一家热情地请上了饭桌,还坐在上座。
刘林的儿子儿媳,孙辈们纷纷给她见礼,周安安乐滋滋地受了。
孙辈们还每人给了两枚铜板,就像在张家和周家一样。
刘林本想拒绝,但拧不过周安安,“多大点事,难得见面,两枚铜板也值得你这样推推嚷嚷的。”
两枚铜板最多买一个肉包,她作为一个有出息的奶奶辈,给小辈们发个肉包怎么不行了。
“还不快谢谢你们叔婆!”
小孩子们握着手里的铜板,笑得见牙不见眼,这可是只有过年才有的待遇啊。
他们齐齐说道:“谢谢叔婆!”
“好,好,都坐下吧。”
这时,刘林媳妇已经端着一盘炒鸡蛋进来了,“咦?你们怎么没吃啊,快吃,快吃,别等了。”
“奶,叔婆给我们的。”一个扎着小揪揪的丫头奶声奶气地说道,小小的掌心躺着两枚铜钱。
“哎呀,弟妹你客气啥啊,这不年不节的,不能这么破费。”
刘林媳妇知道周安安有钱,但他们也不能这么占人家便宜。
周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