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就跟着说这是吉祥,邱玉玲这才知道,原来是这么个“响”啊。
洗完澡之后,开始给孩子打扮。
姥姥先是拿一个艾球点着,在小孩额头上放上一块姜片,然后把艾球放在姜片上,象征性的给孩子做炙。
然后开始挨个给娃娃们梳头:“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媳妇羡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
最后,又分别用一颗煮熟的鸡蛋,在哥仨脸上滚了一滚,同时嘴里念叨:“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是爱人儿。”
孩子打扮完了之后,姥姥又带领着开始下个系列的纳福流程。
比如用一颗大葱在孩子们身上打三下,同时伴有祝福词:“一打聪明,二打伶俐”,打完之后,将葱扔到房顶上,寓意聪明绝顶。
又拿起邱建设从大队借来的秤砣比划比划,寓意孩子将来能像秤砣一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再拿起大门锁头比划比划,寓意孩子将来能手紧脚紧,稳重谨慎。
然后拿上了一个上了年头的银戒指放在孩子身上,寓意孩子将来财运兴旺。
用烘笼筛纸花,孩子不出天花,健康长大。
最后,给每个娃娃象征性的喝了一口大黄熬的,寓意:“三日尝得黄连苦,终身富贵不受穷”。
最后在这一套的流程走完之后,又把炕公、炕母的神牌,以及香根,打发邱大山放到院里焚烧,烧完的灰用红纸包住,放在炕头,寓意神灵将永保一家平安。
至此一套流程才算结束。邱玉玲也跟着开眼,就这他们还说是简易版的,以前的更热闹繁琐。
三个娃娃早都又饿又困了,塞回炕上的围帐里,没一会儿就听不着哭声了。
邱建设把小孙子们,见也见上了,摸也摸着了,这会儿正打算回呢,李青梅问了句,“你这几天想名儿了没?”
“啊?”还有名字等他呢,抬起的屁股又坐了回去。
“到他们这一辈儿,该到‘文’字辈儿了,前头就是邱文啥,后头的,我还没想呢。”
大喜的日子,李青梅不想横他,前头的不是现成儿的么,还用他想呢,亏他还是当爷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