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奏章的李攸看到分别来自东厂、锦衣卫及内阁有关林雅菡的奏折,轻笑一声便开始阅读起来。
看完之后,李攸将奏折放到一边,然后开始沉思起来。
见李攸停笔,一边伺候的李忠将一盏温度刚好的热茶放到李攸手边。
“你倒是机灵。”李攸笑骂了一句。
“老奴就靠着这点机灵才让陛下留在身边。”李忠垂眼道。
“这个静安县主真的是太聪明了。”李攸淡淡地说道,“只怕是朕的那点心思都被他猜着了。”
李忠没有说话,而是递过一个热帕子给李攸擦手。
李攸接过帕子将手上沾染的墨迹擦干净,随后道:“猜到了又如何?这点本事都没有的话,喊到京里怕是就要让人活吞了。”
李忠将李攸用过的帕子收了过来,然后递给旁边的小太监。
“最近让你挑选的府邸,选得如何了?”李攸问道。
“老奴已经选了几块地方,就等陛下圣裁了。”李忠答道,“只是老奴不知道这府邸是按郡君规制还是按郡主规制?”
李攸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想了想。
“将上次司农寺上奏的帖子取来。”李攸吩咐道。
李忠立刻去了一旁的架子,然后将一份奏折取了过来。
李攸看完奏折的内容,说道:“毕竟是有功于本朝,若是朕小气了,后世史书指不定还要如何嘲讽朕呢。李忠,你就按郡主的规制兴建静安郡君府吧。顺带记下这件事,待正式赐婚的时候,再封她为静安郡主。”
“老奴记下了。”李忠躬身道,“只是陛下赐封郡君的诏书似乎还没有发下去呢?”
“暂时不着急。”李攸说道,“等宣召她入京的时候再发下去。”
李忠没有再说话,而是悄声站到一侧。
安西府的事情除了李攸这里知道之外,他的四个儿子也先后知道了这些事。
大皇子李璋看完下人的奏报之后,有些意外地说道:“这林家是打算自绝于西北军么?”
“如今林家已经没有男丁,已经是与西北军再无瓜葛了。”李璋的幕僚答道。
李璋想了想,点头道:“可惜了。不过父皇过段日子会让她进京待嫁,倒是让她赚到了。”
李璋这边并不怎么关注林家,所以林雅菡这次事情的前因后果及一些幕后事情并没有被他知晓,但二皇子李瑱那里却有一份非常详细的报告。
“这林府还真的是家境丰沃啊!”李瑱说道,“不过静安县主倒是聪明,凭借这一手算是在朝廷眼里埋了一个伏笔,日后朝廷也不好意思太过盘剥。而且和西北军断了个干干净净也让父皇放了心。”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殿下,安西府那边已经暗示过县主,想来今年应该会有结果。”幕僚提醒道。
李瑱点点头,“不着急。线放得越长,上钩的鱼才会越大。——对了,那王清芸是怎么回事?我不是禁止再找静安县主的麻烦么?”
幕僚一惊,顿时头冒冷汗地答道:“听闻安西府那边已经规劝过了,但是劝不住。”
“呵,他们王家是越来越不拿我当回事了吧?”李瑱冷冷地说道,“既如此,找个理由将他们全家都发配到南边去吧!”
幕僚们知道王家的命运已经决定了。
南疆虽然有开设几个口岸,但是显然这些繁华之地不是用来安置王家的。从南边到北边需要横渡大江,而大江中部有云梦泽大湖。
这里不仅水系发达,同时遍布沼泽,再加上层峦叠嶂的丘陵及谷地那散不去的瘴气,因此从陆路前往南方几乎是九死一生。可运河和近海这两条路显然不是给罪犯们使用的。
三皇子李瑾也先后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