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49章 公子之策至咸阳(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在咸阳的桓齮,还有年轻一些的杨端和,赵佗,辛胜等人则是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雀跃的表情。

看这样子,王上莫非想要对胡人动手?

反正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打仗就有军功,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寡人今日诏尔等前来,是为了这里……”嬴政手持一根长长的枣木长杖,点在了赵国的九原一地:“东胡南下,攻破赵国长城一事,想必你们都知道了。”

“臣等知晓。”

嬴政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一众臣子:“都说说吧,我秦国该如何做。”

“王上,我们要伐赵吗?”杨端和开口询问道。

嬴政瞪了一眼这家伙,很是不满的道:“寡人是让你们讨论,不是让你来询问寡人的。”

“臣知错。”

“无妨。继续吧,今日就议一议,各位可畅所欲言。”嬴政道。

对于臣子,嬴政还算是有耐心。尤其是对于武将,更是有足够的胸怀。

“王上,臣以为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了,寒冬已至,无论如何并非大军征伐的好时机。”李斯先站出来行礼道。

九原一事,大家都清楚。也知道胡人南下劫掠的习惯,等冬天过去,胡人恐怕早就退兵了。到时候,赵国北境将暂无战事,攻赵还是要面对李牧的大军。

继续阅读

但是李斯却想不到,嬴政想的可并不是来年开春再打仗。

嬴政点了点头,并未做评论。

“是啊王上,李大夫所言不错。寒冬腊月,兵马难行。即使赵国因边患无法抽调兵力,可我大秦此时攻打赵国,同样需要面对寒冷的天气。

粮草,士兵抵御寒冷都是问题,实在不是打仗的好时机。”王绾也是一副担忧的表情说道,显然他和李斯想到一块儿去了。

两人的这话无异于一盆冷水,顿时浇灭了一众将军心中想要战功的想法。

诚然,他们也是意识到了,冬季的确不是打仗的好时候。

古代行军打仗往往会避开冬季严寒,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其一是就是气候,天气太冷,手脚不灵便;其二,各国还没哪个国家有能力给士兵装备适合作战的冬装;其三,冬天一般都是各诸侯国军粮不是很充足的时候,此时兴兵很容易吃败仗。

后世横扫欧洲的拿破仑,尚且有滑铁卢之败。更何况生产力低下的战国时代呢?

一看自己的心腹都是如此态度,嬴政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寡人不透点底是不行了。”

“愿听王上教诲!”众臣行礼道。

“正所谓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秦赵虽为世仇,赵国也是我秦国一统天下之路上的劲敌,但赵国此时面对异族威胁,寡人若是落井下石,将来还有何颜面治理天下万民!”嬴政很是严肃的道:“北地胡族,非赵国之大患,乃天下之大患也。寡人诏尔等,意欲商议对东胡出兵,以解赵国之危。”

众人心中万分诧异,但同时却又为王上的胸襟所折服。

可要是对东胡出兵的话,调遣李信将军所率领之精锐出长城,截断东胡退路即可。为何要召集这么多人呢?

……

“父王,儿臣久疏问候,实乃儿臣之不是……

儿臣于北地塞外得知父王命李信将军东移,不禁泣如雨下。孩儿漂泊在外,父王仍不忘孩儿安危,命大军策应。

儿臣德浅,竟让父王如此费心。当为父王分忧,以报父王之恩。

……

儿臣随老师荀子深入塞外,一路遍揽胡人铁骑之下赵人之凄惨。可今日之赵人,未尝不是来日之秦人,胡人恣意已久,南下劫掠根性难除,他日必成我大秦之心腹大患。

儿臣观之,其害恐尤在六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