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取字汉龙,晏殊七窍生烟(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院,几千名士子,都要搜身检查,连衣服都脱光,自然消耗时间。

“呵呵。”

晏殊笑道:“参加过一次,以后就不太想参加第二次的,被关在里面很折磨人。”

晏殊与他一起走出了书房。

赵骏一边吩咐狄青他们把东西带上,一边说道:“挺紧张的,参加过高考,没参加过科举,主要还是以新奇居多。”

二人说着就一路出去。

狄青等人拿着东西跟在身后,周围还有不少察子跟着,从清泰街出来,就一路往南向太常寺而去。

“嗯。”

赵骏笑了笑,心道他确实不想参加第二次了,连明年春闱都不太想参加。

这段时间国子监和太学的学生都会放假,留出位置来用于考场。

因为太常寺在北面御街与横街的交叉口,国子监与太学并列在武学街巷,因此被分成南北两院,赵骏就被分在北院的太常寺。

宋初贡举并没有固定地点,都是临时搭建简陋的房屋或者借用一些佛道寺院之类。

但因为科举人数增多,这么做比较耗时耗力,且造成佛道寺院拥挤,因此到宋真宗时期,礼部就征用了太常寺、国子监以及太学作为临时考场。

“谢了同叔公。”

赵骏接过晏殊递来的公验。

太常寺离清泰街不远,顺着启圣院路一直往南就到了横街,再往东走几条路便到了交叉口。

晏殊把赵骏送到了启圣院路与横街的交叉口,便停下脚步对他说道:“今年解试的主考官虽然不是我,但明年春闱省试官家钦点我为主考,若是让外人见到我送你去贡院不太好,就到这里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赵骏应了声,正准备离开。

晏殊却又问道:“最近这段日子,都只看见你在写策论和经义,诗词准备得如何?”

晏殊笑道:“我还是喜欢听你叫我拉日叔。”

“行吧拉日叔。”

晏殊想了想道:“今年解试考官是孙巽,他这个人比较喜欢写词,虽然写得不咋样,但我觉得今年出试词肯定较多,那我考考你,写一首《临江仙》怎么样?”

宋代科举有诗词歌赋,考分占比还不小,分别为试诗(词)、歌(赋)、论各一首,一般情况下宋代都按唐代科举要求写试诗,但解试毕竟难度不如省试那么大,再加上宋人喜欢词,因此的确有时候会出现限制题目的试词出现。

“这东西还要准备吗?他出什么题目,我肯定有对应的诗词。”

赵骏笑道。

赵骏听到晏殊的话,稍稍思索后,忽然略有所想,憋着坏笑说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而一千多个词牌名当中,每一种词牌名都有其对应的、格律、平仄和韵脚,所以这种试诗试词难度才大。

毕竟诗词种类繁多,给你考试的时间又很少,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写出规定格律、平仄和韵脚的诗词,考验的是急智能力,堪比曹植的七步成诗了。

晏殊鄙夷地看了他一眼:“这词写的是与一位叫小苹的女子在一起时的往事,你来大宋才多久,就能认识一个叫小苹的女子了吗?何况我也不信你有如此文采!”

“好吧。”

晏殊睁大了眼睛,细细琢磨,他自己就是写词大家,顿时觉得精妙无比,惊喜说道:“这词是抄的那位后世大家的?”

赵骏不乐意了,说道:“难道就不能是我自己写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