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从本岛采购。只有一些不重要的部件放在中方生产,中方工厂主要作为组装厂。这样就可以避免德联
大从出现的严重质量问题。”
“可是,这样一来,成本可不低。”西野担心地说道。
“成本高点就高点,我们可以把价格卖高点嘛。毕竟我们的品牌要比北方汽车厂要好,卖贵一点中方人应该也能够接受。反正中方人也不懂汽车技术。德联大从的技术也就那么回事,卖得比北方汽车还贵,中方人一开始不也趋之若鹜么?如果不是德联大从质量出了问题。北方汽车已经被彻底打败了。”中村说道。西野是个技术宅,对这些东西不太懂。他觉得北方汽车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生产质量上,都要比岛国汽车好,公平竞争的话,岛国汽车一点优势都没有。但是他没有考虑到中方人的一些人的虚荣心、以及一些人的崇洋媚外的思想。
“这样也行?”西野迷~惘了。
中村点点头:“行的。相-信我。”
“那不能再找东北汽车厂。那工厂的名声已经臭大街了。”西野对东北汽车厂-的印象非常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受东北汽车厂的影响,好几家国营汽车厂都在寻求合资厂。当然,这事在东北汽车厂没有出现质量暴雷之前。
暴雷之后是,几乎所有的汽车厂都对合资暗下了暂停键。
国内也有很多议论,明明国内就有北方汽车这样优秀的汽车制造厂,国营汽车厂不寻求让国内最优秀的汽车厂兼并,却跑去找技术还不如北方汽车厂的国外品牌合作。甚至还用公家采购作为优惠条件。这种做法实在有些让人费解。
让出市场、给出优惠,却引进来落后的技术,这样的合资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笨田、疯田等岛国汽车厂这个时候,就算想谈合资,也暂时没有机会。因为谁也不敢在这个风口上来顶风作案。
何雨柱对收购国内的汽车厂家并不是非常感兴趣,工业集团本来就已经非常庞大了,如果在吞并太多的汽车厂,将来他个人手底下的资产实在是太庞大了。
当然,何雨柱倒是不担心工厂规模大了之后,养不活这么多的工人,这一点,何雨柱还真是一点都不担心。
规模大了,即便是国内市场消化不了,也可以卖到国际市场去。欧美市场做不起来,还可以卖到那些发展中国家去嘛。国际市场还是很大的。
而且,北方汽车的成本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加上北方汽车的技术与质量,在欧美市场其实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何总,上面有人找我,问我们能不能接手国营汽车企业。不包括东北汽车厂。”周利民找到何雨柱。“你觉得我们需不需要快速扩大北方汽车的规模?”何雨柱问道。
周利民点点头:“我觉得迟早都要扩大规模。还不如趁早扩大。接手了这些工厂之后,我们撒后卫进行技术升级,产能就能够提升一大截。”
“你觉得可以,那就接下来。虱子多了不怕痒。”何雨柱说道。
就这样,北方汽车几乎一夜间便已经将除东北汽车之外的所有汽车厂全部收入囊中。
何雨柱又不得不投入到人员培训,以及工厂升级改造。
等到笨田的中村得到消息,立即叫苦不迭。北方汽车收购的这些国营汽车厂里面就有他们想要去合资的。可没想到竟然被北方汽车给抢了先。
这下倒好,就只剩下一个东北汽车厂了。但是东北汽车厂现在的名声早已经跌到谷底。那些质量问题车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好。那些倒霉的车主每天围在东北汽车厂门口讨说法。
德联汽车厂那边也有些想放弃合资厂了,一分钱没赚到,反而惹一身骚。对德联大从的品牌损伤非常严重。不仅没有缓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