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会在春节期间祭祖、守岁、放鞭炮、舞龙舞狮等。古老的习俗不仅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涵,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然而,如今这些传统习俗在很多地方已经逐渐被淡化、忽视和禁止,甚至被批判。比如,现在放个鞭炮得开车十几公里到指定的鞭炮烟花燃放点去放,不然在小区周边燃放可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这还算好的,有些地方连燃放点也没有,只能刷短视频看别人放鞭炮。
家庭结构的变化也是导致年味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春节是一个大家庭团聚的时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兄弟姐妹等都会聚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然而,如今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很多年轻人选择在城市工作和生活,而老一辈则留在农村或家乡。这种地域和生活的差异导致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疏远和隔阂,也让春节失去了团聚的温馨和欢乐。
李昊现在所在这个没有电视和手机时的春节才是让人记忆最深的春节,这时的春节虽然有些苦,但却是最无可替代的时光。过年穿的新衣都是家人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充满了爱的味道。
商品需要凭票购买,大人们一大早就去排队买年货,买回一样,就觉得离过年更近了。过年前几个月,要将家里的油和白面攒着,留到过年时吃。年夜饭,可以吃到平时吃不上的饺子,虽然肉不多,但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都觉得幸福极了,配上炒青菜、炖白菜等,也觉得香喷喷的。
白天,孩子们补好觉,年夜饭后,和小伙伴儿拿着自制的玻璃小灯笼到外面放鞭。有的家庭条件好点的有鞭炮放,但是普遍都不多,大家都不舍得一口气放完,都是拆成一个个的,时不时的放一个,放完了才心满意足的回家睡觉。没有鞭炮的也有办法,早早起床去邻居家门口捡一些没有爆开的"哑炮",回来拆开用香头点"呲花"也能过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