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爷走进堂屋没见人,就走出门大声吼叫。
王海川揉了揉耳朵,三爷嗓门真大,在现代那边这么吼叫一般都是找茬收账的,在这边却是找人常情。
别的不说,就王三爷这叫声,这个小渔村全村都能听见,和开喇叭找人差不多。
村外传来几声回应,显然对方没有王三爷嗓门大,说的什么没听清,不过也达到目的了。
几分钟之后,两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推开院子门走进来,两位老人脸上满是汗水,看样子是在村外干农活,听到王三爷的叫声后,急着赶回来的。
“老表你喊个鬼啊。”
“隔老远就听到你鬼叫,过来走亲戚我家又不会亏待你。”
“铁锤呢,铁锤没给你...你们倒茶?”
刘老三和他媳妇见王三爷过来挺高兴的,往堂屋桌上瞅了一眼,没见接待茶,顿时怒了,小儿子受了点伤在家看家的。
“呵呵呵,我们过来可没看到铁锤那小子。”
“肯定出去玩了,那小子现在还喜欢往山上窜啊。”
“你也别怪他,估计那小子想打点肉改善伙食。”
王三爷呵呵笑着,刚才进屋后四处瞄了瞄,墙上没看到刘老三家的猎枪,还以为刘老三和儿子去村后小山打猎了,在村里大声吼叫他们才能听得到。
“改善个鬼,这么多年就没见他带过野鸡兔子回来。”
自家人知自家事,刘老三最后悔的就是十多年前买那把猎枪了,他自己没打到过几只野味,他儿子运气更差。
刘老三媳妇钟荷花给堂屋每人倒了一杯凉茶,用野茶叶,野菊花,薄荷叶等等煮好放凉的,味道不错,解渴解凉。
刘老三知道这又不是过节的走亲戚,王三爷这次过来肯定找他有事,更何况后面还带了两个小伙子。
王三爷也没客套,直接说明来意,其实他带王海川过来,也想帮帮自己这穷老表,让他接个活赚点钱改善改善家境。
“做花胶?”
“唉,我都好些年没接这种手艺活了,这年头好东西吃的人少,好花胶需要值钱的大鱼,你们收到什么大鱼了?我可以偷偷帮你们弄。”
刘老三这两年没进过城,包括他们村的人最多去过镇上,还不了解国内经济市场开放了。
王海川有些犹豫。
这个刘老三坦白好些年没做过花胶了,也不知道他的手艺还在不在,上百斤的黄唇鱼的鱼鳔,在现代那边至少能卖几十万,这制作鱼胶要是手艺不好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