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价实,对比市场相当划算。
因此白石湾村民除了倒卖从王海川那里进的野生海鲜,又增加了竹编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山货,至于原产地是不是白石湾,游客也没较真,只要货真价实就好。
在1980这边过春节,跨年进入1981,王家村春节非常热闹,从春节到元宵节,请了放电影的,唱戏的,舞龙灯和舞狮子的,比镇上过春节还要热闹。
这么一搞,方圆几十里都知道王家村翻身了,成了这边最富裕的渔村。
王海川很忙,跟着王富贵接待拜年亲戚,还要被王太爷拉过去陪他接待给他拜年的各路领导。
要不是不能躲开,王海川真想回现代时空躲躲,太累了。
还好元宵过后总算轻松下来,只是刚在家休息两天,王富贵带着几个村干部找上门了。
“海川,跟你商量个事。”
“啥事啊?”
“俺们村以前有个小学......”
王富贵和几个村干部过来,是找王海川商量村里孩子上学问题的。
村里目光不短浅的,都知道知识重要性,以前村里有个小学,老师都是下乡的知青,不少孩子在村里上完小学,考上初中就去镇上上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但后来知青逐渐回城,去年初最后一个教书的知青走后,村里的学校彻底瘫痪了。
这年代师资资源极度缺乏,镇上都缺老师呢,怎么可能下派老师来王家村教书。
村里读过初中的人也不多,聪明的考上高中走出去了,留下的不会教书,连照本宣科都整不明白。
王海川恍然明白了,原本还纳闷村里怎么那么多孩子在家,还以为家里太穷读不起书,原来是没地方读啊。
想来也是,镇上的小学仅够镇上居民孩子读书,周围村小学的老师也不够,也不会接收王家村的孩子。
“去年俺们村赚了不少钱,俺们村这小学必须开起来。”
“小学那边翻修好后,就是这老师不知道从哪找。”
“海川,你能帮忙找几个老师过来吗?三四个就行。”
“我在这边认识的人比你们还少啊。”
“俺们不认识城里的领导啊。”
春节这段时间,他们可都见过了,有不少城里人来给王海川拜年,甚至还有县里的领导。
其实给王太爷拜年的更多,但给王太爷拜年的都是穿军装的人,他们也不好麻烦王太爷,只好找上王海川。
“让我想想。”
王海川皱眉想着,王富贵他们实在高看自己了,自己在城里认识的也就徐东成和钱倩倩白燕她们几个。
春节她们过来给自己拜年,带了些伙伴闺蜜过来,也不算单纯拜年,顺便找自己换港岛货的呢。
徐东成,钱倩倩,白燕春节期间来了三次,每次带的伙伴不一样,这让王富贵他们误以为自己在城里有不少熟人呢。
至于电影院的张主任他们,来给自己拜年只是借口,因为自己没把大彩电和影碟机卖给他们,他们打着拜年旗号,招朋唤友过来看片子的。
城里自己认识的人就这么多,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自己在县城关系广。
不过村里小学招老师真困难,这年月都向往去城里,谁愿意专门跑到乡下教书啊。
王海川突然有个想法,起身说道:
“走,先去学校看看。”
“学校和招老师有啥关系?”
“先去看看。”
王富贵几个摸不清头脑,这商量招老师呢,难道担心招老师过来了,没地方教书?
“海川,俺们村学校可是重新翻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