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俞椒春在《春在堂随笔》记载:“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
啥意思呢,就是说在元朝,没上过学,没当官,没有职位的老百姓不允许有名字。
阿猫阿狗都有个名字,人没名字,也不方便。
《春在堂随笔》还记载“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命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即名‘五九”,五九相乘,四十五也。
举个例子,三驴子和媳妇研究出四驴子的时候,三驴子十八,媳妇五十五,四驴子的大名就得叫做郑七三。
七三,这名多好听,生出来就活在坎上,七十三,八十四,小鬼不叫自己去。
当然,还有一种取名的方式是出生日期。
许某人不详细解释了,自行理解吧。
咱说一下朱元璋的家谱。
父亲朱五四、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高祖朱百六。
光看这些名字,整的和斗地主似的,我估计当时麻将不是主要的娱乐活动,要不得有不少人取名大重九、十三幺啥的。
妈的,扯远了,继续说朱五四。
朱五四年轻的时候搬家,搬到了今天安徽凤阳。
朱五四在凤阳娶了媳妇陈氏,生四个大儿子,两个闺女。
四个儿子分别是朱重五、朱重六、朱重七、朱重八。
继续阅读
也可以称之为朱五五、朱六六、朱七七、朱八八。
这名字,放在斗地主中,是连对,要是再生一个大儿子,能组成顺子。
元朝至正四年,也就是1344年,淮北发生严重的旱灾和虫灾,疾病四处蔓延。
朱五四和他的妻子陈氏、长子朱重五在饥荒中被饿死,在此之前,朱重六和朱重七已经死了。
那一年,朱元璋十七岁。
后来的事大伙儿也都知道,朱元璋先要饭,后当和尚,再后来投奔起义军,最后变成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
史书记载,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给他爹朱五四迁坟了,葬在凤阳的明皇陵。
再说说凤阳的明皇陵,在明朝,这地界经常修缮,好,真他妈好。
明朝末年,张献忠起义军攻占凤阳,火烧皇陵,能拿的拿,拿不走的直接砸,然后用火烧。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凤阳皇陵变成了荒地,只剩下点残砖碎瓦石像生啥的。
待到清朝末年,也就是二十世纪初的时候,明皇陵里面的石头建筑都被老百姓拿走了。
干啥?
回家盖房子。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王八操的小本子又把明皇陵里面的松柏都给砍光了,此地彻底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地。
也就是说,如今看到的明皇陵景区,有可能岁数还没有咱们大呢。
明皇陵不是特例,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找一下十三陵、始皇陵的老照片,在秦始皇陵刚被发现的时候,那就是一片秃山,哪像现在这般郁郁葱葱。
关外盗墓王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