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过卦(雷山小过 ?):
提示在小事上可以稍有过度,但大方向上要把握分寸。
既济卦(水火既济 ?)与未济卦(火水未济 ?):
既济代表完成但完成又是相对的,未济表示未完成,二者共同构成事物的无穷无尽发展循环,蕴含着事物永远处于变化和发展中,没有绝对终点的哲学思想。
(三)下经哲学义理的总结
下经三十四卦从自然现象、家庭关系、社会现象、人生起伏、道德规范、动静哲理、发展进程等多方面入手,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古典哲学义理体系。它不仅仅是对生活现象的简单描述,而是深入挖掘背后的哲学智慧,引导人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如何安身立命、处理关系、面对困境、把握机遇、遵循道德、顺应发展等,是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重要宝藏和文化基因,对后世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三、对《周易》上经从中国古典哲学象数角度进行的一个概括性阐述:
(一)卦象方面
从整体卦象构成来看:
上经三十卦基本涵盖了天地自然以及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的各种典型意象和情境。
如乾卦(?)象征天,具有刚健、主导、向上等意象;坤卦(?)象征地,有柔顺、承载、孕育等特性。屯卦(?下?上 )如天地初创、万物始生时的艰难屯聚之象;蒙卦(?下?上)似启蒙、混沌初开有待教育开化之象。
在相邻卦象关系中:
存在着“非覆即变”的特点 ,如泰卦(?下?上)与否卦(?下?上)是上下颠倒的覆卦关系,体现了事物阴阳转化、天地交泰与否的变化态势;讼卦(?下?上)与师卦(?下?上)在象数变化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和演变倾向等,展示了事物发展中不同阶段和状态的转化以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
(二)爻象方面
以阴阳爻为基础:
阳爻(—)代表积极、主动、刚健等力量和因素;阴爻( - - )代表着消极、被动、柔顺等特性。在不同的卦中,爻象所处位置不同意义也不同。如初爻往往代表事物的起始阶段和基层基础层面。
例如乾卦六爻从“潜龙勿用”的初爻到“亢龙有悔”的上爻,形象地展示了一个事物从开始的潜藏、积累到逐步发展、上升、盛极而衰的完整过程,不同爻位上的阳爻所代表的事物发展阶段和状态各异。
在爻象的变化中:
有当位与不当位等概念。当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时往往较为顺遂符合规律;不当位则可能存在问题和矛盾。如既济卦中各爻基本当位,象征事情的一种相对完善和成功的状态,而未济卦中多爻不当位,意味着事物处于一种未完成、不稳定的发展态势。
(三)数的方面
在《周易》上经中,数也具有重要意义:
1. 从自然之数角度,如天地之数,在古人观念中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等观念,这些数与天地自然、阴阳变化等相关联,是构建卦象体系的基础。
2. 从爻位序数角度,六爻各有其序,从初爻到上爻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和阶段层次等。
3. 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数的意象和概念,如三爻成一卦体的“三”,代表了天地人三才,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结构的一种认识和划分;又如乾坤两卦的策数等,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等,与一年的天数等自然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相关联,试图通过数来揭示自然与人事之间的神秘联系。
总之,《周易》上经的象数体系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系统,它以卦象为载体,以爻象为基本元素,以数为内在逻辑和结构支撑,构建起了